楼下有个大叔每天来卖菜,用他自己说的话就是卖的都是自己的。
菜的品质也不是很多,像今天也就是有韭菜、地瓜、几颗萝卜、地瓜几样。
看菜挺新鲜,顺手挑几个地瓜,挑的时候,不时的有人去过称结账。这大叔也没有电子称,用的以前的那种带秤砣的秤。
结账的时候,就听大叔说,白菜两块三,算两块吧;地瓜一共四块三,算四块吧;你这油菜三块二,给三块吧……
轮到我,我那地瓜不出所料也是四块多那么两毛,然后两毛也没要。
这里有个细节挺让我注意,那就是有位老奶奶把菜过完称之后,当大叔说三毛不要了的时候,那位老奶奶说不行不行,就去掏钱,最后那大叔自然也是没要。
这买完菜的人走的时候都是乐滋滋的。
你有没有发现,这么多人买菜,咋就没个四块五,没个四块七的呢?(大叔称菜的时候没添菜也没往外拿)
其实这里面不管其他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有时候你如果把销售过程加入一点技巧,确实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靠一个每次“亏”两三毛的技巧,这位卖菜的大叔,每天满满的一车菜,靠着很多贪便宜的客户很短时间就卖完了。
双十二过完了,一位做天猫的朋友给我抱怨,活动结束第2天(14日)一天时间全在处理投诉了?
我就纳闷了,为啥呢?按理说现在物流应该还没这么快就把货全发完吧?所以应该不会出现对质量有意见吧?
然后我那朋友说,因为价格问题,头痛啊。话说双十二前,因为要参加一些返利的活动,所以得考虑怎么设置价格,得考虑利润问题啊。所以节前把价格调的高点,返利的那部分钱就出来了,活动做完后就把价格调下来了。
所以,各位下了单的客户就有意见了,这就是本来觉得在活动的时候捞了便宜,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便宜打了折扣。
我最后也送这朋友一句话,你这是活该啊。就今天来说,该学习一下菜农大叔的方法啊,你除了让客户觉得赚了便宜,还得一直坚持下去。如果让客户觉得你今天的便宜比明天的便宜打折(zhe)了就麻烦大了,客户会把你打折(sh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