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在中国商飞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内,随着两扇帷幕缓缓拉开,一架带有“商飞蓝”和“商飞绿”涂装的新型商用飞机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正是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至此,经过7年的设计研发,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这不仅标志着C919首架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已经达到可进行地面试验的状态,更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工程发展阶段研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这架寄托着无数中国人“大飞机梦想”机型的成功下线,国内外媒体同声欢呼,很多媒体更是把对这一消息的报道放到了显著位置,习主席李总理也对此高度赞扬,显示了举国欢庆的热闹场面。
对于中国这样的世界大国,长期以来却苦于不能制造大飞机,而成为中华儿女心中长久的痛。如今,这一世纪梦想终于实现了。C919是中国继“运-10”飞机之后自主设计并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种国产大型客机。该机属于单通道窄体客机,标准航程型设计航程为4075公里,增大航程型设计航程为5555公里。截至目前,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在全球已有21家客户,订单总数达到517架,其主要竞争对手锁定为波音-737和空客A-320。根据预测,C919成功进入市场后,总销量有望达到2000架次左右,这将开启一个规模达万亿元的市场。
那么,都有哪些单位或国家订购了C919呢?据悉,国内7家航空公司共订购了135架C919:中国国际航空(20架)、东方航空(20架)、南方航空(20架)、海南航空(15架)、四川航空(20架)、河北航空(20架)、幸福航空(20架)。在国外订户中,德国普仁航空公司、泰国都市航空分别签署了7架和10架的C919购买意向协议。另外,C919客机的客户还包括12家国内的金融租赁公司:GECAS美国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20架)、工银金融租赁(45架)、平安国际融资租赁(50架)、国银金融租赁(15架)、交银金融租赁(30架)、农银金融租赁(45架)、建信金融租赁(50架)、招银金融租赁(30架)、兴业金融租赁(20架)、中国飞机租赁(20架)、中银航空租赁(20架)、华夏金融租赁(20架)。按计划,C919总装下线后,将在明年上半年首飞,在首飞顺利进展的情况下,该机预计将于2017年取得适航证,并最早于年底开始交付用户。
对于这架寄托了中国人无限期望的“大飞机”,人们对其的关注,还在于该机到底都采用了哪些新技术?以及其未来将有哪些扩展用途?
首先,C919大型客机是国家意义上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该机的制造过程中,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大规模应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和12%。C919大型客机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工业发展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中国耗费巨资开发C919客机,凸显出它要在全球商用飞机行业展现本国科技进步的勃勃雄心。目前,这一行业基本上被空中客车公司和波音公司所垄断,中国C919将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可向国际客户提供这类大飞机的国家,这具有里程碑式的巨大意义。
其次,C919提升了中国的航空制造水平,拓展了中外航空合作。据统计,国内有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包括宝钢在内的16家材料制造商和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中国商飞在择优选择16家跨国公司作为大型客机机载系统供应商的同时,推动国际供应商与国内企业开展合作,组建了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机载系统的16家合资企业,通过技术转移、扩散、溢出提升我国民机产业研发与制造的整体水平,提升国内民机产业配套能级。
第三,C919将加快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的对华合作深度。就在不久前,习主席在访美和访英过程中,分别签订了订购价值380亿美元的300架波音飞机合同和价值170亿美元的130架空客飞机合同,并促成波音开建其第一个在华组装中心,同时促成空客组建第二个组装中心。C919的下线,不但意味着中国“大飞机”自主生产拉开了帷幕,也意味着在这一型号客机生产中,中国不再从这两家公司订购同类机型,所以,两家公司需要加快在华生产同类机型的步伐以及转移生产能力,才能够与中国商飞C919竞争。而转让技术,也意味着C919将获得更多的新技术注入,这对中国“大飞机”也是一种促进,但绝不会是如同运-10那样的扼杀。
第四,初期C919一定是民用机型,但相信一定也会有军用版本在研。目前,受限于国内大飞机平台的缺乏,中国的军用大飞机装备数量较低,这也直接导致中国军方在具有“力量倍增器”之称的大型电子侦察机、空中加油机、反潜机、预警机等方面的无奈。现在,C919出来了,但是短期内也无法解决这一瓶颈,因为据说该机现在国产化率仅为50%,大概八九年后才能实现90%,因而在这段时间内还不可用于军用。特别是在发动机问题上,中国受制更大。当然,现在中国是举国研发“大飞机”,国家投入的力量已超越寻常模式,而且据报道涡扇-20和长江-1000A新型发动机都进展不错,如果能早日实现量产,无疑将为中国“大飞机”平台提供某种保证。根据规划,两种发动机有望在3-5年内成熟,所以,中国的军用大飞机平台有希望在2020年前具备改装能力。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或者欧洲的很多辅助性军机,比如美国的P-8A反潜巡逻机、KC-135和KC-10A空中加油机、RC-135电子侦察机、E-3A空中预警机,欧洲的VC-10和K.3加油机等均为民用客机改装的军用平台,所以对中国能否获得类似平台十分关注。现在,在C919下线之后,我们可以几乎肯定地说,该机不但将填补中国在大型民用客机方面的空白,还可在其成功基础上促进更大型的C929型的更快诞生。更重要的是,在该机基础上改装的各种军用平台,将从2020年前后,开始进入海空军服役。也只有从那之后,中国空中辅助机群才会迎来发展壮大的机会,才能真正助力中国战略空军梦想的实现,才能使中国空中力量迎来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肩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