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2010年,美国一家支付公司TrialPay创始人Alex Rampell发表一篇文章阐述O2O概念的时候,肯定没有想象到这个词语在大洋彼岸落地生根。

经过几年酝酿和试错,O2O概念几经修正和升级。而被称为O2O元年的2014年,O2O概念被过度透支,一边是高层大佬等对“O2O”的质疑和否定,比如阿里COO张勇提出O2O是一个伪概念;一边是抑制不住的资本狂热,比如,饿了么3亿美金、快的6亿美金、滴滴7亿美金……屡次刷新纪录。

那么,O2O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O2O的英文概念是Online to Offline,其1.0的概念是线上购买线下消费。其初步实现的形式是,线上推广,线下消费。能否完成信息采集就是所谓的能否完成“闭环”。当时丁丁优惠展示即用的优惠券就是这种形式。

O2O2.0则是在完成消费到店数据、支付数据的采集之后,生成线上线下的多次联动,反复联动。进而沉淀更多的数据,为商户和平台的进一步深入合作奠定基础。美团、大众点评都已经完成支付数据、点评信息的闭环2.0.

O2O目前的概念进入3.0阶段,已经没办法用字面来直接翻译,其寓意是,建立一个渠道来沟通线上虚拟世界的感受和消费,以及线下实际场景的体验和交付。

综合来说,O2O1.0很多还停留在媒体属性,线上看到直接信息并触达消费,2.0多了汇集信息、数据的功能,从带缺口的闭环成为可以相互促进的完整闭环,而3.0O2O则代表着又一轮信息革命,代表着更多之前未“触电”的商户将得到一轮技术洗礼。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