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没有局外人 微信添加“心明教育”加入我们
财亦有道——昆明论剑
缘起:2014年,对于清一财富圈的所有群友来说,都是一段传奇经历。我们要么创造了奇迹,要么旁观了奇迹。赚钱的人固然喜笑颜开,踏空的人未尝不是一种炼心的过程!打飞的去吃一碗米线只是噱头,扩大新教育的影响力才是真正的目的。清一校长是个喜欢玩游戏,也擅长玩游戏的高手!借一场豪飞宴发起2014
财富故事征文活动,新教育对大众发起了一次不小的思想冲击波!
作为首次昆明论剑(校长和昆明的主办方都有意向把它搞成一次长期活动)的参与者,我想要把校长的思想和我的感受写下来,不仅是为了和大家分享,更是对自己的一次梳理。
2014年投资总结
相比其他剑客,我在2014年的股市投资收益可谓不高。原因就在于:我既没有乖乖地当一个买了就不动的傻猫投资客;也没有认真研究,当一个灵活的价值投机客。入市的节奏慢吞吞不说,还一直没敢用融资。说好听点是谨慎,说不好听就是信心不足。所以,扭扭捏捏的行动就只取得了扭扭捏捏的收益。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自己原来一直在很多事情上都在劈腿:爱钱,却不肯花心思去赚钱;爱学习,却不肯全力以赴地用功;向往大自在,却又放不下对世间种种的好奇。校长一直讲:一动分阴阳。那么就是说不动才是合一。可是我突然清楚地认识到:我还没有得瑟够!我不知道自己现在是算进步还是退步,对此我已不想判断了,我只是清楚地知道了自己还要什么,那么就去追求吧。不必瞻前顾后,不必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只要我能接受可能的后果,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去做的。
2015年的投资思路
很多人关心校长2015年的投资思路。虽然校长在博客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但毕竟比不上我们这样详细的交流。这次论剑,大家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强调风险。去年,我们是傻乎乎地跟着校长,就赚了大钱。可是,问问自己:我们心里有底吗?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买,所以也就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卖?对一只股票没有一个目标价值的判断,跌了我们会心慌,涨了同样会心虚。
校长的观点认为这一轮的牛市有很多不确定性。一季度估计会有一波行情,而且判断重点还是在于银行股。未来,牛市能到多少点位,以什么速度拉升,还很难说。这个过程中,很多散户估计都会被清出市场。特别是这次我们看到了股市正规军是如何运作的,如果你还认为我们这些小散,能战胜那群从搏杀中生存下来的狼群(主力和庄家),抑或从他们碗里分到一杯羹,那么都只能说我们太自以为是了。只有一种策略能不让自己被这些特种部队洗劫,就是对标的深入研究,低点进入,长期潜伏,不看涨跌,不到目标价位,不出手。说起来容易,当你身处市场的大潮中,还有几人能保持定力,对抗人性弱点,坚持原则呢?
西方思维VS鬼谷子思维
校长这次特别邀请了我家先生来给大家谈谈港股投资的注意事项。他既讲到了风险,也谈到了机遇。同时也给大家介绍了港股主流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和A股的最大不同在于:只有当公司业绩好于预期时才会上涨,极少题材炒作。这种投资思路体现了西方思维讲求眼见为实的作风。而校长之所以说有信心能战胜这些投资者,在于他使用的是鬼谷子“一叶知秋”的洞察力。而西方思维非要看到满地落叶才觉知:哦,秋天来了。
校长的投资理念一直是寻找价值洼地,并积极利用市场错误。他说他是索罗斯加巴菲特,或者说是一个积极投机的价值投资者。
财亦有道
除了校长,这次还见识了以土豪飞为代表的老一代富豪,和以吴峰,纪翔为代表的新生代富豪。他们有不同的财富观念,致富手段,但为什么都取得了成功?我觉得是因为他们都做到了坚持原则,只挣自己范围内的钱。
剑飞哥实在是个豪爽又有趣的人。虽然总是被校长奚落,他却从不生气。哪里有他在,哪里就少不了欢声笑语。就算是他的缺点,也让人觉得真实的可爱。永远让别人开心,对人大方,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忘记别人对他的坏的人,他怎么能不成功?
这次还见到了久闻大名的吴峰,还有一直潜伏群中的大侠纪翔。从校长处,早知道吴峰是个极为成功的操盘手,也知道他在和校长学习后开始转型。我想象他应该曾经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但这次见却觉得有些低调而内敛。相比之下,纪翔更加沉默寡言。虽然对他们了解不多,但两天的接触,已经明显让我感觉出:成功的投资人决不是偶然的,更不是靠运气的,而是有理念,能坚持原则,却又勇于修正的人。相比我原来那些证券公司的同事,我们有很高的学历,会写很漂亮的文章,会把故事说的天花乱坠,但骨子里其实缺乏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更像是随大势而动的墙头草。
看看这些拥有大量金钱的人,我会想:金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呢?金钱应该喜欢那些能善用它的人,喜欢对它持敬畏之心的人!这大约就是金钱之道吧!
花钱比挣钱更有学问
校长说,那些长期看着大盘,不停操作的行为,是在用自己的精气神来换取金钱。这不正印证了《大学》中所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赚钱固然是种本事,而如何把钱花得更有意义,也是一种本事。在这方面,校长说巴菲特就是个反面教材。他很会赚钱,可是不会花钱,所以只好把钱都捐给会花钱的比尔盖茨。校长说自己不会把金钱留给子孙,但要用金钱给子孙买机会。清一基金会成立的初衷就在于此。这些钱绝对不会用来做慈善,而是要用来赞助有上进心,有改变世界愿望的年轻人的。马上要启动的V12会员征集计划,就是要聚集一批有这样理念的财富群体,让富人的钱花得更有意义!
竞争中求长久发展
虽然目前私学在各地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但与今日学堂在全国私学中的领先地位相比,远远不在一个较量层次上。校长一直是居安思危的人,独孤求败的局面绝对不是他的心愿。如何让今日学堂在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还能良好发展,校长这一次决定亲手为今日学堂制造出一个竞争对手来。正如清华之于北大,牛津之于剑桥,哈佛之于MIT,这样的隔墙之争让两个学校都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很佩服校长的深谋远虑,但是也有一丝担心:毕竟上面的那些学校,都有不尽相同的办学理念,而校长亲自创办两个学堂,可是同一师门的双生子,会不会差异化不够大到形成互补呢?但不管怎么说,这对整个新教育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也意味着未来有很多好戏可看!如果有机会,我真希望自己的家庭不仅仅是个看客,而能成为这盛宴中的一员。
批评乃是厚爱
既然说是论剑,当然不都是和风细雨。最后一天下午,在活动即将结束之际,校长的剑终于出鞘,给我们每个人一顿结实的批评。起因是有人提议,不要只听校长说,让十一剑客每个人都讲讲自己2014年的心得。说实话,我一听就觉得不妙。经历过今日学堂夏令营家长会上的家长自我介绍,以及每一次校长会泽课上的学员介绍,我已经很怕这样的介绍环节。因为大多数人讲的内容完全是如祥林嫂一般的诉说,对别人的参考价值根本不大。而且每次都有太多对校长感恩的话,甚至泣不成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相信大家都是真情呈现,但问题是,校长真的需要这种方式的感恩吗?这样的感激对在座其他人有任何价值吗?
果然,这次大家基本上又是絮絮叨叨,讲述相互已经通过征文熟悉的内容,强调自己前后的改变,对校长的感激等等。我想:当时肯定所有人都没真心听进去别人的发言,而是在琢磨自己的那点故事。至少我是这样的。不过,我也好不到哪里去。事后校长说我们都是消费者心态,在消费别人的情感和时间,结果是把大家的能量都降低了。校长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对比飞哥和其他主办方的行为。他们才是经营者心态,一直都在想着让大家怎么开心,怎么满意。校长还说真的强者,是打落牙齿肚里咽的,才不会像祥林嫂一般,渴求别人的理解和同情。校长说他也有脆弱的时候,这样的时候他就把自己关起来,不见人。
道理其实我们都懂,但常常做不到。就是因为我们潜意识中不认为自己是本自具足的。所以我们一直向外求。所以,要经常觉察自己。为什么校长说我们成人难教,因为我们过去被灌输了太多消费者观念,行为的惯性太大了。而孩子们像白纸,从小就培养他们使用经营者心态,这就是先入为主。但我们也不要自暴自弃,不断地练习觉知,总会进步的。从不知不觉到后知后觉,到当下知觉,再到先知先觉,其实这才是学佛真正的意义所在。而不是局限于乐善好施。
道家只度聪明人
记得是在校长的一篇博文中谈到,过去弟子要长期追随师父身边,才能得到真传。所以,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和老师“浸泡”式学习。正是得了这一秘诀,我才会想尽办法亲近身边的各色老师,从他们身上汲取养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奈何清一老师最不好“泡“,除非你这个人有趣,他才会主动找你,否则轻易不陪人“谈心”,连要“批评”通常都是要花钱买的。尽管如此,大家却想尽办法去近亲他。即便像飞哥,吴峰,纪翔这样的聪明人也都不放过任何和校长见面学习的机会。
可是,校长说他只喜欢和聪明人玩,和有趣的人玩,最不喜欢粉丝。这点道家不似佛家,佛家三根普收,来者不拒。而道家只度上根人!所以,如果你真有心亲近校长,一定要做他喜欢的那类人。怎么才算聪明和有趣的人?我以为要有开放的心态,独立的思考,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甚至反对意见)。你可以说话不够风趣,个性不够圆融,但必须对别人有利用价值,能帮别人提升能量。在一个能量匮乏的年代,没有人喜欢负能量吧!
微信添加“心明教育”获取更多惊喜
微信添加“心明教育”获取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