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笔者所做收市评论的题目是<消息决定走势>,其中特别提到要关注证监会对杠杆的态度,因为本轮行情是一轮杠杆牛市,融资额不仅屡创新高,而且增幅巨大,已经超过万亿元水平,这仅仅是有据可查的券商两融,这还不包括P2P和伞形信等杠杆资金,以个股为例近日暴涨的中国银行也是得益于近两日融资买入激增,笔者此时虽然未能查到具体融资买入数据,但是应该超过10亿元以上,占二级市场真实流通市值300亿元的3%以上,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2-3%的警戒线,10亿元融资买入也占当天成交80亿元水平12%,虽然没有达到当天成交的25%,但比例也已经不低,虽然券商认为两融水平完全处于可控安全状态,要低于国际成熟市场的水平,但笔者认为券商的评论不足为奇,因为券商两融收益可以日赚2亿元,是券商创新的重要收入来源,自然是据理力争,但我们不要忘记,中国股市与成熟股市最大区别是一股独大,首发比例很低,尤其是大盘股首发比例只有10%,折算下来两融占比已经很高,其中蕴含的风险自然不可小觑,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券商为了一己私利,放弃有关规定,私下降低门槛或者违规提高杠杆,更是加大市场风险因素,杠杆水平已经成为中国股市运行的一颗定时炸弹,早处理早落地。
证监会发言人邓舸也明确表示,“希望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尊重市尝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根据媒体报道,沪深股市大约有280余万两融投资者,其中很多本来是不具备两资格的,只是券商处于一己私利,降低门槛所致,一个是降低门槛资金到10万元,另一个是降低投资经历,让新入市者也参与两融交易,新入市者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根本不了解股市杠杆的风险,在追求收益最大化下,往往奋勇杀入,一旦趋势逆转,风险成倍放大,往往倾家荡产,资金门槛降低,中小散户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出现亏损,就会让投资者生活发生变样,从而出现社会问题。
杠杆资金操作有着资金成本,往往导致股市涨的凶,牛市来得快,这就是所谓的疯牛,但这一波疯牛并不具备经济基础支撑,只是杠杆资金下的资金推动型牛市,很有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其中蕴含的风险自然不可低估。12月9日惊天逆转就是鲜活的例子。新华社也多次警示杠杆市场的风险。因此笔者一直担忧证监会出台规定规范杠杆。实际上疯牛行情最直接结果就是估值一步到位是小事,远远偏离基本面才是大事,疯牛行情成为产业资本的受益者,券商板块集体减持民生银行一次套现20亿元就是最好说明,中小投资者将是疯牛的最后买单者,将以自己的赤贫完成别人的暴富,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6日通报了2014年第四季度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的现场检查情况。总体运行平稳,风险相对可控,但部分公司存在未到期合约展期、未按规定及时处分客户担保物,个别整改不到位,受到处理仍未改正等问题。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存在到期合约展期问题,受过处理仍未改正,涉及客户数量众多,对其此采取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措施,招商证券为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违规未到期,责令限期改正的监管措施.安信证券违规为客户之间便利融资等问题,中投证券为不符合客户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民生证券、广州证券业存在为不符合规定客户融资融券问题.但报道没有提及监管措施。笔者认为虽然证监会出言谨慎,但在股市大涨之际,出台如此之警示,恐怕不仅仅是对两融的警示,也是对疯牛的警示,投资者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虽然市场人士做出了解读,但笔者从小散角度认为中国股市基于羊群效应,往往涨跌过度,因此针对下周走势,不应该贸然抄底,杠杆规范对后市影响非同小可,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券商板块,一方面是两融收益将锐减,尤其是被处罚的公司。其次是两融资金减少,市场成交锐减,佣金收益也将减少,三是心理因素,券商板块估值本来已经过高,偏离公司基本面,一旦投资者心态发生逆转,大家竞相抛售,就会导致股价暴跌,更为关键的是券商板块也是两融资金最爱,融资买盘非常巨大,龙头个股中信证券两融买入高达数百亿元,一旦连续大跌,有可能触发融资客爆仓,那样的话就会造成惨烈的多杀多,从而引发更加猛烈的下跌,从而形成短期恶性循环。
受到影响的不只是券商板块,还有其他融资客豪赌买进的银行保险基建两桶油等超级大盘股,一旦后市融资资金受到限制,股价上涨就会缺乏资金支撑,投资者出于风险考量,一定会选择预先卖出规避风险,容易形成踩踏式出货,引发股价大跌。
本轮牛市走到今天地步,市场一直充满争议,笔者前几天就针对易宪容写过一篇文章,真实牛市是否来临,并预警投资者不用太过乐观,敬畏市场才是真理。
经济去杠杆,股市加杠杆本身就不合常理,杠杆牛市一旦杠杆被抽离,牛市基础就去了一大半,笔者翻看了一下专家评论,几乎没有一个看空后市,但笔者既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还是认为风险在来临。但中国股市是一个不成熟股市,涨跌往往过度,一切等待市场先生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