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研究发现,传统工艺的处理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浓度含铬废水中的部分络合态铬,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这部分络合铬通过碱沉淀法很难解离出游离的Cr3+而生成Cr(OH)3沉淀。使用电解法先通过破络的方法使络合物形成Cr3+,再进行加碱沉淀处理,其处理效果如表2所示,处理成本(包括电费、化料、污泥处置、电解极板消耗)为12.84元/吨含铬废水,低于传统碱沉淀处理成本,因此该工艺的使用有效解决了低浓度含铬废水去除率低的难题。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8978-1996)中明确要求含铬废水在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前总铬≦1.5 mg/l、六价铬≦0.5mg/l。目前,蓝湿革加工企业后续工段的排放废水总铬经常出现超标的情况,主要与含铬废液、工序中由皮革脱落的皮屑以及未固着于皮革纤维的Cr3+的脱落有关。
经调研,复鞣染色废水铬浓度较低,而利用传统的碱沉淀工艺,总铬无法得到有效去除(去除效果见表1),达标率无法保证。

研究发现,传统工艺的处理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浓度含铬废水中的部分络合态铬,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这部分络合铬通过碱沉淀法很难解离出游离的Cr3+而生成Cr(OH)3沉淀。使用电解法先通过破络的方法使络合物形成Cr3+,再进行加碱沉淀处理,其处理效果如表2所示,处理成本(包括电费、化料、污泥处置、电解极板消耗)为12.84元/吨含铬废水,低于传统碱沉淀处理成本,因此该工艺的使用有效解决了低浓度含铬废水去除率低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