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省书法家段冰主编的《王文治墨迹》一书进驻日本东京博物馆资料馆。据了解,王文治是江苏丹徒人,清代官吏、书法家、诗人。他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被称作“淡墨探花”。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出任云南临安知府,在建水、通海等地留下了许多风神独绝的诗作、题咏和巨匾。时至今日,王文治遗留下的书法作品,已经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全国多家博物馆、日本部分博物馆都珍藏有王文治的墨迹,建水民间仍收藏有王文治的书法、字帖等作品。
多年来,为编辑此书,段冰跑遍全国各地美术馆、博物馆和民间收集王文治墨迹,多次往返日本、香港收集其书法影像。《王文治墨迹》一书进驻日本东京博物馆资料馆,不仅是对建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一种宣传推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书法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积极探索。
延伸阅读: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工书法,以风韵胜。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王文治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早年习书从前辈笪重光人手,受其影响颇深。他的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他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这与他的天然秀逸的书风有表里相成之妙,故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国朝刘石庵相国(指刘墉)专讲魄力,正梦楼太守(指王文治)则专取风神,故世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