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要踢互联网的门,千万别被互联网踢脑门


 

传统企业要踢互联网的门,千万别被互联网踢脑门

2014-09-15 荣振环 荣振环微书评

传统企业要踢互联网的门,千万别被互联网踢脑门

作者:荣振环

最近我推荐好多朋友看央视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

也积极推动很多传统企业从业者谋求互联网转型。我在多个培训场合更是大声疾呼,传统企业一定要互联网化。

千万不要把互联网简单理解为工具,其实,它绝非单纯是工具,它是一个时代。

所以,央视的纪录片为什么叫做《互联网时代》,它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

从这个角度,一切关于互联网化的图书我们“荣振环微书评”都会重点解读,目的是从这些图书汲取精华营养。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图书是刘润的《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 : 第一本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战略指导书》。咱们捞一捞这本书提到的互联网时代的干货。

人类社会的三次工业革命

从“沟通效率”的提升来看,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三次工业革命。

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煤炭、蒸汽动力、火车和印刷术”为标志,改变了口耳相传的信息传播途径。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信技术与燃油机的结合为引线,催生全新的信息网络。21世纪,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资源的结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形态,极大提升人们的沟通效率。

在沟通效率极大提升的状态下,竞争比以往更为激烈,分秒中就会有企业轰然倒下,甭管你原来是否是巨无霸,诺基亚也不过是短短4年,蒸发近千亿美金,成为历史。

所以,马云这句话很关键,“互联网是以小时为单位竞争”

也许,你只有以分秒为单位竞争,你在未来才能够胜过阿里。

互联网时代下的革命者

在这个时代,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其实你的对手是时代。

著名科幻书籍《三体》提到“降维打法”。


所谓的“降维打法”,形象类比就是传统企业就像一个二维世界一样,而互联网创新型企业就像一个三维的世界,孰优孰劣,异常明显。

传统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困局是如何建立互联网思维并推动企业互联网化。

像书中采访俞敏洪说的一段“我最要好的朋友如今都参与到我所在的领域里面来,拿着刀,准备革我的命了”,这绝非一句玩笑话,互联网让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互联网的发展让每一个人拿着手机、pad就能完成英语的学习,为什么非要花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去新东方学习、考试呢?如果新东方不能提供互联网时代的优秀且廉价的英语学习、考试产品,大家又为什么非得要使用你新东方的服务呢?俞敏洪很清楚这个问题不是他的朋友或者竞争对手抛给他的,而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即将来临,一个崭新的机会就要到来。

所以当YY官方声称要挖2000个新东方老师的时候,你觉得是谁会革新东方的命呢?

当传统帮派遇到互联网新派

既然是时代,面临着众多革命者,这就总会有时代的弄潮儿,也会有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当然, 传统企业都不想做前浪。他们也要居安思危,居安思变。

于是,我们看到,代表互联网的新贵派与代表传统企业的贵族派,一夜之间争吵不断,央视上演和见证了两场著名的赌局,一是马云与王健林,赌资是1亿元;一是董明珠与雷军,赌资是10亿元,从这两场豪赌中,表面上给人感觉是双发都显示出了必胜的信心。实际上,传统企业是内心打鼓的,赌完了,马上向互联网企业靠拢。像最近的腾百万,这可不是拍脑袋闹着玩的。

竞争的三个阶段:地段、流量和时间

在这本书中,作者梳理了企业竞争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地段。传统经济下,竞争的是地段——那时的商铺一铺难求,好地段更是抢手,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抢到地段满意的铺子。有了好地段的商铺,就有了顾客光顾的基础,所以地段最重要。

  

第二个阶段,PC互联网阶段,竞争的是流量。流量为王,谁能争取到更多的流量,谁就有了更多关注的机会。

  

第三个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时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又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这时竞争的是时间。看似不可思议,时间还能被分配吗?竞争后的结果是,谁占用了消费者的时间谁就有话语权。书中有一个手机使用者在各大社交媒体的消耗时间表,仅刷微信一天就要用去40分钟。消费者的时间就这样被刮分了。

  

所以,在当下我们看到互联网来势汹汹,互联网的新贵们动辄百亿的销售单让传统企业迄之不及。

新竞争时代下的变化

在这个新竞争时代,变化每天都在发生。传统企业在这股互联网洪流中也要做出改变。比如,海尔在天猫卖洗衣机,仅一个聚划算活动,就卖了1.2万台,这是互联网平台的强大作用;在京东的冲击下,苏宁宣布执行线上线下同价,这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改变;新东方也在开发网上课程,试图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所以这些,都在表明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积极地寻求改变。

  

不管承不承认,互联网已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购物,实体店不再是唯一选择,到网上选购商品已经是许多消费者的首要选择。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实体店铺被冲击;存款,可以不再依托银行,可以自由地去余额宝存取——银行应该也受到了影响;新闻,原来报纸是我们获取资信的唯一途径,但现在,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信息——报纸业已经在寻求变革……所以这些都表明,互联网如此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如此与我们肌肤相亲,不管传统企业如何抗拒,其已经真实、真切地存在着。

万变的现象下寻找不变的规律

尽管充满了变化,我们还有有抓住不变本质的意识。即:看清楚什么在变重要,看清楚什么没有在变更重要。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名言“互联网消除了距离,就是它最大的影响。”其实,互联网革命的本质是——消灭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诸如携程将所有航班信息放上网,一次消灭机票销售信息不对称,去哪儿网把所有网上销售机票的网站聚合比价,二次消灭信息不对称;美团为代表的团购网站将商家团购优惠信息放上网,消灭一次信息不对称,360团则致力于团购搜索平台,将美团、糯米、大众点评等超过500家团购网纳入平台,二次消灭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力量的来源,是它能以更高的效率替代线下竞争者,正如马云当年对做传统零售的卫哲说,只用增加几台服务器,就能把销售提高一倍。一句话吸引卫哲加盟。

互联网的高速成长吸引了风险资本的进入。在风险资本的“补贴”下,互联网产品能够以免费的模式迅速积累起大量的用户,许多领先公司都能从某一成功产品发展为行业性平台,推行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策略——免费提供搜索服务,却向广告客户收钱;免费提供硬件,却从软件服务收钱;免费提供开网店服务,却从推广赚钱;免费提供安全服务,却从贩卖流量赚钱;免费提供社交服务,却从游戏收钱。

在移动互联时代,这一策略向更为复杂的方式进化,免费提供线上服务,却从线下收钱;免费提供wifi服务,从后续的服务收钱;免费提供社区服务,从交易赢利;免费提供交易服务,从金融服务收钱,如此不断寻求跨界的机会,在大数据和云服务日益完善的环境下,形成更加高级复杂的生态系统。

互联网的本质是争夺用户,在PC时代形成最宝贵的流量,在移动时代获取最宝贵的时间,最终为用户创造价值。

这个时代传统企业如何踢门

传统行业,是指那些仍然没有“互联网化”的行业,正如19世纪电力进入经济一样,并非所有的行业都去从事发电与输电,但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必须接通电源,才能提供产品与服务,互联网时代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拒绝互联网,将被无情淘汰。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互联网化的两大方向:从互联网减法到互联网加法。互联网减法就是将信息、资金、物流中的低效环节取消替代或者提升,使传递价值环节效率提升。最显著的例子在于标准件消费品的电商化,挤压传统渠道生存空间。互联网加法就是创造价值环节加入用户的参与。成功案例是小米手机,通过快速迭代研发结合用户参与设计意见的模式,三年突破300亿销售额。

作者对传统企业提出了三个战略性建议。一是逐步放弃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既得利益;二是下定决心做产品还是做平台;三是颠覆推演设计转型路径。

总之,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实时更新的时代。你不选择踢互联网的门,就一定会被互联网踢脑门。一个开启一个新的生命,一个无情地被时代夺命。

更多精彩书评,敬请关注微信公共平台“荣振环微书评”:这是中国最为睿智的移动互联、营销与品牌、新技术、新思维的微书评。微信号:rongzhenhuan.

荣振环图书推荐,每日推荐一本好书。让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好书活用,智慧伴侣。中间穿插微品牌策略、微营销策略、微文化智慧。让你学到即能用到。每日一书,人生不输。

欢迎朋友们把好书分享给你的朋友,传递书香,共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