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内容和理念


2006年的夏天,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的决赛现场,深圳大学礼堂。曾经投资过百度李彦宏的著名女风险投资家,香港今日资本的总裁徐新作为评委评审深圳大学一个女生的创业项目。当时,徐新非常喜欢这个女生的才华,当众表示希望该女生随其工作,给予其年薪50万元,并强调,是50万元美金。换做大部分人,肯定当即同意。然而,女生当场拒绝了徐新提供的高薪工作——进入大的投资机构工作是很多MBA,研究生、甚至博士们梦寐以求的,然而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竟然被这位女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次拒绝却得到了徐新的认可。为什么?因为,创业者岂是为了钱而创业?创业者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去创业!这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这种对梦想的执着打动了徐新。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创新不是创造发明,它的严格定义是新技术、新想法和新模式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因此,创新是企业家的事情,创业者通过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并带动着就业。唯有让更多人士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才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决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就业难问题。大家只看到了大学生就业难,殊不知,创业更难,基于创新的创业则难上加难。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促使这些掌握技术前沿并且有创新想法的天之骄子们和那些具有企业管理知识的毕业生们向创业者转化,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与小企业相关,还与大企业密切相关。犯了“大公司病”的企业不可避免地被新进入的小企业打败,像柯达,诺基亚。而那些最创新的大公司的掌门人仍然认为他们的企业是创业型公司,并想尽办法让自己公司的组织结构扁平化,吸收公司内外的新知识。这些公司积极变革,积极应对环境的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例如,能跳舞的大象IBM,例如重新定义手机和改变了世界的“苹果”。

在我们国家,正是由于缺少对创业者的正确教育,创业者才一遍又一遍地犯着同样的错误,这其中有些错误完全可以避免。这些犯错误的创业者不得不以惨痛的失败作为代价,为未来的成功交学费。例如,创业者最常犯的一个错误,把一些本不该是核心团队成员的人放进核心团队中来,并作出了错误的股权配置,从而为企业的健康成长埋下祸根。

再如,创业者在商机发现过程和开发利用商机的过程中常常过分地自信,过分强调产品的功能,他们缺少正确的商机评估工具和方法,缺少正确的产品开发和商业模式验证方法等。

再如,创业者制定错误的创业战略或者干脆无视战略的重要性(战略决定成败,没有战略和战略错误,创业能否成功可想而知);创业者采用的错误的或者低效率的营销方法;创业者面对风险投资家和天使投资人时错误的陈述以及找不到合适投资人所做的各种浪费等等。

这些错误都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解决。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创业者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让创业者更有效率的创业。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创业者不需要教育就可以自行学会创业,就像恋爱,可以无师自通。对此,我们要反思:到底是我们没有能力对创业者进行正确的教育,还是创业者真的不需要教育?我们要反思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要反思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关于是否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或者毕业后立即投入创业,来自我国国内风险投资界和本土成功创业者的看法较为一致:那就是,慎重!李开复也建议想要创业的同学先到创业型小公司去锻炼,然后再做出创业决定。这种一致看法在美国并不存在。究其原因,本土的风险投资家和成功的创业者很清楚地知道,我们国家过去的创业教育太过落后。

创新创业面前人人平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学生,抑或是创业者,无论其来自985211,还是其他一本,二本,三本,或者高职高专,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这是因为,创新和商机面前人人平等,这不是名校学生的专利。一切皆有可能,人人皆可创业成功。你需要做的,就是多一份耐心,多一分坚持,多一份执着,多一分专注。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为所有的创新创业者提供支撑,并帮助他们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