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秋明,好未来领导力学院
进入2014年,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对于各行各业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不只是对业务部门的影响,也包括人力资源、企业大学在内的职能型部门。结合一些经典的变革理论,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大卫·库伯提出的“经验学习圈理论”。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成人学习和成人改变的过程。首先是通过尝试,获得第一手的具体经验,然后通过直观经验去从中总结体会,进而形成自己对某件事的理解和新知,最后是尝试应用,并产生改变。
企业大学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我们的学员。移动互联网更加强调用户需求的挖掘,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从我们过往的实践看,我们在理念的输入上做得多,但在给学员实际体验上做的还很不够。体验式学习应该成为后续培训设计的改进重点。另一端“积极实验”上,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创造机会让学员学以致用。
Wilfried Krüger的变革管理冰山理论,生动地描绘了大多数变革管理者只关注变革冰山的顶层, 即变革所牵涉的成本、质量和时间等问题。然而,缺往往忽视了冰山的水面以下部分,包含感知与信仰管理,权力与政治管理。变革冰山理论,很重要的观点是将变革涉及的人群做了分类:包括极力反对者、暗藏反对者、潜在促进者和积极促进者。
这个对于我们做文化工作有很多借鉴。我们要去思考,企业这么多员工,核心的意见领袖在哪里,哪些人是文化的积极分子,这些应该是我们做文化首先要认清的问题,只有依靠这些伙伴,我们的伙伴才可能逐层传递下去。另外,我们做文化,除了活动本身(冰山上的部分),我们更要关注冰山下的部分,比如和公司战略的关系,和员工实际需求的关系,只有抓准深层次的动机,才可能做“对”的事情。
莱文·库尔特的模型“解冻-变革-再冻结”,用冰块的形象比喻将变革过程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来类比组织的变革过程。同时,他用一个曲线模拟了变革中组织接受程度的变化。
对于我们的工作改进,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首先必须要有时刻“解冻”的准备,今天做的再好的实践,也不能一劳永逸,要永远去想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去改进。“冻结”适用于我们沉淀经验,但它不应该阻碍了我们的提升。在改变的过程中,开始阶段接受程度往往是比较低的。但实践也证明了,只要我们的思路正确,能够坚持,通过实践的效果会逐步赢得学员的信任,并形成广泛的共识。
在我看来,重塑的过程,包括了三个方面。首先是我们自己要重塑心态,对于行业、科技的发展再敏感一些,要永远葆有好奇心。其次我们要重塑工作方式,用更符合用户行为习惯的方式来做事儿,让工作变得更轻、更有趣。最后,就是要重塑我们的工作内容,从目标和效果出发,做真正能带来价值的工作。
我很欣赏奥巴马的精选口号——CHANGE,简洁有力地说出了现代人的普遍诉求。对于做人才发展的同行,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持拥抱变化的心态,不断去做“对”的事情,不断把事情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