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大领导现在忙什么?忙着拍桌子呢,而且习李两个老大一起拍,看看下面资讯:
李克强:将派督察组监督地方是否落实中南海政策
6日召开的8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坚定地说:‚以往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这也是我对中国经济的总体信心所在。座谈会上,北京市长王安顺、河北省长张庆伟、山西省长李小鹏、黑龙江省长陆昊、江苏省长李学勇、浙江省长李强、广东省长朱小丹、四川省长魏宏先后汇报了今年以来本省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李克强听汇报后总结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物价总水平等仍处在合理区间。但也要清醒看到,经济发展稳中有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他要求参会官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既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又未雨绸缪、主动作为。李克强告诉参会人员,国务院将于近日派出督察组,‚督查‘最近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此次督查将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等方式,‚既督部委,又督地方‛,督查中南海的各项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工作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李克强的语气十分肯定。‚以往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这也是我对中国经济的总体信心所在。我唯一担忧的,是我们目前的一些政策是否已经落地?‛李克强说到这儿提高了声调,‚你在那儿不动,不抓住关键问题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老百姓一直在勤劳奋斗,当干部的决不能‘为官不为’!‛李克强再次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有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措施,不能‘把文件拿回去就完了’,要坚决落实!‛。
旁白:这是真动怒了,否则不至于说出这么狠的话来。同志们,老大们开会,说话一般都很斯文,有机会接触到会议纪要之类的同志们,对此应该有感触,一般说话没这么直白的。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改革政策触动太多既得利益集团,下面的同志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就是消极怠工,能拖就拖。你要说地方政府真的让监管政策从此形同虚设,那也是好事,但事实是地方上来钱的事情,官吏们跑得比谁都快,真要让利民间的刺激经济活动,譬如棚户区建设、环保工程之类调调儿,大家都敬谢不敏。好在习大人也拍桌子了:
习近平:各地区各部门要敢于担当、积极有为
在李克强怒斥部分官员‚尸位素餐‛之后,习近平今在深改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落实问题,并提到各地区各部门要敢于担当,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今年以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包括加大铁路投资,简政放权等等,但落实情况堪忧。习近平表示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
旁白:都知道怎么做,也都知道做了之后才有希望,但下面的同志就是不做,因为改革首先是拿自己的权益开刀,谁愿意?习李改革的所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那么现有政府职能要被砍掉七七八八!简政放权,那官老爷们吃什么?所以改革,难,就难在这里。但事到如此,也只有顶雷上。事实上,真正的制度改革,要从中央开始,这又看大领导有没有决心:
财政改革或将真正启动
本月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开始着手部署具体改革领域、开启专项议题,财税体制改革成为三项重点议题之一。此次会议审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意味着财税改革或成为各领域改革的先行突破口,引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有望尽快出台。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财税体制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而是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
旁白:财税体制改革,谁不知道关键所在?财权与事权相互统一,这点,从上到下无不知晓,但要真动手改革,则是让中央自己革自己的命,试问中央真的愿意出让权益吗?财税改革或许不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绝对是最关键的部分。制度改革其他部分,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国企改革和打破垄断,无不与此相互关联。现在还无法确认财税改革内容,但同志们都意识到了,光说是没用的,得要真正落实十八大三中全会决议内容,这一点得从中央做起。不过单从现实情况而言,财税改革现在确实迫在眉睫了,看看下面资讯:
5月全国土地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38%
受楼市成交量下滑的影响,近期多地频现土地底价出让或流拍现象。其中,济南、杭州等地近两月甚至出现土地零成交。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5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767宗,环比减少19%,同比减少45%;土地出让金总额1375亿元,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38%。土地成交量和出让金均锐减。而5月土地成交面积622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6%,同比减少49%。其中,住宅用地414块,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54%;成交面积177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2%,同比下降56%。
旁白:尽管中央逐步放开了地方债合法发行,但问题依然故我:地方的财税从何而来?财税现有一大块,是被中央拿走了,地方事权执行,只能靠卖地为生,一旦土地拍卖的现金流出问题了,后面地方财政很快陷入破产境地,这是继续让中央财政兜底呢?还是真的分税制改革,保障地方有充沛的财源?现在还无法确定改革路径,但老办法貌似不灵光了,看看下面资讯:
央行顶住其他部委要求放水的压力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决策层试图描绘出的景象是: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各部委对现行的‚微刺激‛政策上是团结一致的。但《华尔街日报》援引政府消息源称,央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对如何刺激增长存在分歧。他们曾对此激辩,焦点为是否应该降息。消息人士称,央行直到目前依然强烈反对降息。央行强调信贷激增将进一步膨胀债务,导致资金流向房地产等亟需现金的过剩行业。而这些泡沫的破裂将造成贷款坏账激增。一位央行内部人士告诉《华尔街日报》:‚理论上说降息的条件已经成熟,通胀不再是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但是降息效果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有效,因为这将恶化其他问题。相比其他部委,中国央行一直对刺激经济持更谨慎立场。《华尔街日报》称,但是在经济政策辩论上, 央行话语权不及商务部,发改委等制定国有企业政策的关键部门。 不过在过去两年中,从种种迹象看,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话语权已显著提高。《华尔街日报》援引政府官员消息称,就在上个月国务院‚微刺激政策正式公布前,负责金融部门的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曾召集各个职能部门开会,讨论如何让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以及降低信贷价格。这个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李克强总理前往内蒙古调研,听到能源、纺织等工业企业抱怨现在难以获得金融支持。《华尔街日报》消息源称,在这个会议上银监会和发改委高层主张降息,他们认为央行目前采取措施不够。但央行则坚持只能仿效4月份对农商行的方法,对另一些银行定向降准,来帮助中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长期被四大行忽视,但是对创造就业和经济转型非常重要。会议上反对降准的人称,全面降准不会有效,因为许多银行已经接近法定的贷款规模上限,无法再提供更多贷款。《华尔街日报》消息源称,最后央行通过阐述增加信贷供给可能产生的风险占据了上风,央行官员最终说服了马凯。最终国务院同意出台有限制的刺激措施,包括为企业减负,对影子银行更严厉的打击措施来减少企业的实际借款成本。国务院还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定向降准政策。
旁白:中国央行天生就反对宽松货币政策,道理很简单:不管市面如何繁荣,人们不会归因与央行的放水动作,但一旦恶性通胀来临,所有人都会找中国央行算账。所以央行无论如何要顶住其他部委压力毫不奇怪了。如果央行不开闸放水,那么地产行业指望再次出现火爆行情,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地方土地收入可能随之而枯竭,地方债危机也许不是危言耸听。这使得财政改革变得更为急迫。与此同时,作为技术官僚,央行官员们非常明白,人民币汇率贬值引发的基础货币泛滥结果,所以看到下面的资讯,你不要吃惊:
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升值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485,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138个基点。5月中国出口增速由负转正,本周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次大幅上涨,创下4月份以来的新高。
旁白:之前套利人民币升值的多头们,被中国央行的人民币强制贬值的手段打爆仓,估计现在这会儿不是躺在太平间里,就是在医院里。市场喘息还未定,这边又开始急剧升值了,这么两边打投机者耳光的架势,在于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日子不远了,中国央行一定要引导市场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合理预期,。事实上,五月份出口形势显示,没必要再折腾人民币汇率了:
5月中国外贸顺差高达359亿美元
中国海关总署周日(6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贸易帐盈余扩大将近一倍至359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2月229.8亿美元赤字为2012年2月以来最低),因为在出口反弹的同时,进口下滑。海关总署相关官员曾在5月后期指出,扣除基数因素,中国外贸进出口目前仍然运行在基本合理区间,未来将逐渐恢复增长,进入到一个比较平稳的温和增长阶段,而且先导指数也预示着5月外贸出口形势将继续好转。
旁白:出口强劲增长情势下,还搞人民币汇率贬值,等于给自己找麻烦,这事,央行货币官僚们很清楚,但过往他们说话不算数,人民币汇率政策堪称中国经济政策十年来最大败笔,好在现在技术官僚们开始主事:
易纲可能接替周小川
据知情人士透露,负责管理中国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被悄然任命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该机构的职能类似于美国白宫的国家经济委员会。知情官员称,这项任命暗示中国领导层继续把金融改革视为首要任务,也反映出易纲及其‚良师——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影响力正在增强。有美国教育背景的易纲甚至有可能得到党内高层青眼,成为周小川的接班人。周小川现年66岁,已经超过了通常65岁的退休年龄。多年来,易纲和周小川一直在推动放宽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限制,让市场在决定汇率和利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今年迄今,中国已扩大了人民币交易区间、出台计划允许部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并采取了更多措施放宽存款利率限制。金融改革大步前进的节奏与其他领域改革步伐的迟缓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在财政以及国企改革方面就几乎没有什么建树。
旁白:现代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利率汇率价格信号了。这事太重要了,不能交给外行人。所幸的是,中国央行的当家人至今为止还多是内行人,周小川在利率汇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做了多少工作,大家心知肚明,不过他不是经济政策制定者,有些事情他也没办法,这事大家也都清楚。现在易纲混到中财办副主任的位臵,也就是有资格和老大一起吃饭喝酒打哈哈,那么中国货币汇率政策,差不到哪里去,估计不会再犯2001年以来的汇率大错。中国金融领域改革步伐之快,甩过其他部门几条街,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周小川在内的央行技术官僚们的能力水平和全球性开阔视野。如果这一点,在未来十年内维持住,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非常低。好了,综合上述,同志们可能以为习李改革行路荆棘、步步维艰,其实也不是如此,看看下面:
上海自贸区新注册企业数井喷
2013年9月29日,是上海自贸区的生日。截至今年5月底,新注册企业数达到9589家,平均每天40家。早在3月底,它刚半岁时,新设立企业7700多家,即已相当于其前身上海综合保税区20余年的总量。
每日综述:其实不但自贸区新注册企业数井喷,全国其他地方新注册企业数,今年以来都出现井喷。为何?工商管制日益减少,交易成本降低,大家创业热情自然高涨。但这些企业是否能赚钱呢?这又要看行业管制政策和金融市场化步伐快到什么地步了,换句话说,看习李改革的政策是否真实到位。对于习李而言,最大的麻烦在于给他们改革的时间其实不多了。因为过往十年经济繁荣所遗留下的社会矛盾,很可能因为一次经济硬着陆而激化。而技术官僚与地方豪强已经联盟成势,无论是拍桌子还是派钦差大臣,决策层真要撼动整个官僚阶层,办法还真不多。但现实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土地财政枯寂导致地方债危机可能性越来越大,积极财政项目落实到位,能降低楼市崩盘引发的经济硬着陆可能性,但地方和部委要是消极怠工不干活呢?‚微刺激‛没太大效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有半年时间我们就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