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领域一旦产生问题,特别是结构性问题,人们往往回溯过去寻找政府政策或者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当中可能的原因。很显然的,在这种场景下,任何问题都会上升为系统性的,即确定出的原因在任何政府或金融机构均普遍存在。但是,问题必定是逐渐显现并形成的,彼时的普遍看法应当是独立性的,即在执行过程中,单个机构中出现的失误。在不能确定问题真正存在之前,人们相信经济周期在发挥作用并相信在整个经济环境中可以走出困境;一旦产生问题就会面临衰退或者徘徊不前的局面。
将问题归结为系统性还是独立性的,在技术上也是比较困难的,即使事关经济核心的金融信贷也不能完全确定问题况且其本身就是问题的来源或者问题的一部分。比如信用评级,贷款人的过去不能代表将来,过去良好的记录并不能保证将来一定持续保持,反之亦然。特别是新兴产业,风险甚高,比之一般的信用评级是无法满足的。同时,市场是无法预测的,某一产业的些许企业出现问题,并不能由政府或者金融机构去审核整个产业的经济状况,无法让所有企业发出财务信号,从企业财务角度上讲这是无法做到的;如果某一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这也不能由先前出现问题的企业及早断定。
当然系统性问题和独立性问题不能互相替代,如果某一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不能由经济整体向好而轻视;同理,某一行业产生供求或者结构性问题,不能依靠经济整体情形来确定趋势。这其中也存在自我强化的过程,如果将独立性问题由系统性来替代,那么问题就有了向系统性转化的趋向,系统性问题毕竟也是由独立性问题演化而来的。创新,特别是科技或者金融领域的创新被认为是预防或解决经济问题的关键,而什么样的才真正算作创新活动能够引发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在起初或者创新活动凑效之前是无法得到判断的,一般而言,创新往往由独立性演化为系统性,如果无法实现这一演化则不能作为创新,而是创新活动的追赶者,只是真正创新活动系统化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混淆系统性和独立性。
其实上述情形在于市场经济自由化对社会分工的影响,同时也在于市场与政府在经济活动的影响上获得一种均衡。
独立性问题系统化的过程也伴随着人们的所谓“动物精神”。比如一旦某一产业兴起,会引发更多的人投资;创新也是经由资本集中造就的,即创新过程是资本集中的过程,那么必定引发某些领域的资金链萎缩;些许银行出现问题需要舒困,却引发恐慌,促使其他银行也遭遇问题,此不仅仅归结为银行间彼此存在关联或者问题本身自我强化,还在于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动物精神”。在这些过程当中,人们对利润、收益的追求在独立性上属于经济理性,但在系统性上却会出现相反的结论;但系统性的经济理性也不能掩盖在独立性上表现出的各种经济不理性,这也是造成经济问题的所在。
不平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此将人们的经济活动无法系统化,引发社会问题和经济衰退。独立性问题真正独立化则是市场的退化,与自由市场经济之路相违背。人们认为政府在解决经济不平等问题上应该发挥作用,也应该想到政府所要做到的即加强市场经济的自由化,由此才能找到问题解决之路;而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在人们的经济活动无法系统化基础上是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且能否持久值得怀疑,只有经济得以发展才能加强社会保障。不平等必定引发土地、资本和权力的集中,发展机会出现倾斜,那么势必侵蚀经济发展系统化的基础,而实现经济再平衡则需要解决系统性的问题。
上述情形即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失败,独立性问题需要加强政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