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姐妹成金道铭情妇,是自取其辱
今天《深℃》一篇题为《中纪委查抄金道铭情妇豪宅过程:带锁匠破拆门锁》的文章报道,12月22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道铭被双开;紧接着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发布消息,对金道铭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和其他多位官员一样,在金道铭被通报的违法违纪情节中,也有一条“与他人通奸”。而不同的是,在所有落马高官情妇里,金道铭的情妇胡昕算得上出类拔萃。
笔者看到这个标题就十分惊讶,因为金道铭的情妇胡昕不一定是中共党员,那么纪委似乎不该直接去查一名非党员身份的企业家。此外,纪委本身应该没有入室搜查权,怎么能带锁匠破拆门锁呢?而当笔者仔细看完该文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原来是“3月底的一天,三名办案人员乘坐一辆不起眼的民用牌照汽车来到小区,主动出示了中纪委工作证、天津市公安局警官证和盖有红章的搜查令,要求配合。”
很明显,这是以公安的名义查抄金道铭情妇胡昕的豪宅,文章有“标题党”的嫌疑。
现在真不仅仅“世风日下”,更是“官风日下”。每个倒下的官员,“情妇”似乎都成了标配,连女贪官被查,也多了“与他人通奸”一项。而江西省人大副主任、原萍乡市委书记陈安众还在台上时,坊间就流传其“一米八的个子,一百八十斤的体重,一斤八两的酒量。”落马后,这个段子又加上了“(喜欢)十八岁的姑娘”。陈安众还坦白了所有罪行,供出了一连串女干部的名字,他喜欢周旋于众多情妇之间,直至将某些女下属、女干部囊括。视官场如欢场,视他人妻女如后宫姬妾,陈安众们能轻易西门庆化。在陈安众影响下,部分干部去吃饭没有带女孩子都觉得没面子。
连《中国青年报》都看不下去了,竟使用《某些女官员情妇化根源是男贪官西门庆化》这么生猛的标题,我还感叹,这个标题连博客频道的编辑都怕。
我非常不理解一些女性官员成为领导的“情妇”。因为除了榆次副检察长杨某及焦俊贤提拔的陈某原本就是“失足女”外,那些本来身为公务员,衣食无忧的女公务员,原本很体面,有什么必要通过“陪睡”获得提拔?提拔了又有怎么样?还不是随时被拉下来,并且拖累家族声誉?
而一些成功女商人“傍官”就更没有意思了。如胡昕在认识金道铭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胡昕和她的家人共创立及参股了至少20家公司,2009年以前成立的公司主要从事信息科技领域方面业务,当时以奥科新得科贸为首的几家公司在承接政府信息工程方面颇有建树。
而认识金道铭之后,胡家开始“一事一议”的成立新公司,每个公司对应一个煤矿项目或一个地产项目,这些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没有固定办公地点,没有实际工作人员,而公司一出生就拿下数亿元的大项目。
虽然不排除胡昕受金道铭的胁迫而成为其“情妇”,但也不是非就范不可的。而网上还传其妹妹胡磊也是金道铭的“情妇”,说金道铭玩“姐妹花”,甚至传说其是山西官场的“公共情妇”。那么,对于一名已经相当成功的企业主来说,这种代价似乎太大了。“后台”坍塌后,胡氏家族不但身败名裂,此前非法敛财所得也将鸡飞蛋打,合法企业也没有办法继续正常运营。何苦来哉!
笔者早就提醒过那些不够“传统”的女孩子《宁傍“大款”,勿侍“大官”》,因为包养“小三”的官员,可以说“清一色”是贪官,这些人一旦被查,“小三”此前获得的利益都将化为泡影。而这些失去“官位子”就会生不如死的官员,为了能继续做官,关键时刻一定是心狠手辣,甚至会对“情妇”痛下杀手,段义和、谢再兴就是色官最后的榜样。而遭查处后,一般第一件供认的就是包养“情妇”。因此,在商场上已经相当成功的胡氏姐妹,傍上既丑又老的贪官金道铭,完全是自找苦吃,自取其辱,现在是后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