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禁吸烟画面,合情合理
卫计委日前起草《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杜绝烟草企业宣传行为,不给烟草企业做广告留“后门”,同时禁止在电影、电视剧及其他节目中播放吸烟镜头......如此大的限制动作,堪称最为严厉的全面禁烟行动。(11月25日《新文化报》)
由于这个规定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了“影视剧”三个字,因此被多数习惯于“速读”的网友误认为又是广电总局的新杰作,因此反对声一片。很明显,这些反对的声音,不见得就是理智的思考,更多或还是对广电总局不断出台“限制令”导致逆反心理的表露。
与广大网友一样,笔者也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为何几十年出不了大师,就因为文化禁忌太多。具体体现在对包括影视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管制上,各种时紧时松、自相矛盾的管制措施不断出现,导致文艺工作者很难适从,因为顾忌太多,也就无法“甩开膀子”搞创作,当然不可能留下传世佳作,更不可能出现大师。
10天前,《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不仅规定婚外恋、多角恋以及情色等内容要进行删剪,同时对暴力、血腥、凶杀等内容也进行了管理。笔者曾就此发出呼吁,中国影视作品亟待实行“分级制”,否则只有神仙才能当编剧、导演。
笔者之所以做出以上判断,当然也是因为广电总局过于随意的“禁”、“限”所致。虽然某些“禁”、“限”也有道理,如“禁止网络红人及有丑闻劣迹者上电视”、“广电总局确认整治抗战雷剧过度娱乐化将停播”、“广电总局正式下文封杀劣迹艺人:点名吸毒嫖娼”及规定“凡是有劣迹的导演、编剧、演员等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视剧,要慎重考虑”等,但也有一些规定只是广电总局权力炫耀的结果,如“广电总局发布限娱令婚恋选秀等七类节目受限”、“广电总局:娱乐节目过多过滥群众反映强烈”等规定,只是将自己的意志借“群众反映”表达出来而已,并不能反映群众的真实意愿。
但此次拟出台禁止屏幕上出现吸烟镜头的硬性规定,却并非广电总局所为,而是担当着烟控重任的国家卫计委。说“重任”,那是因为中国在“烟控”方面一直做得太差,在落实《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方面,可以说根本就未顾及到“负责任的大国”这么个名分,因此在2009年南非德班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中国得了个“烟灰缸奖”,以及“宁要漂亮的烟盒,不要公民的健康”这么个“获奖”理由。
就烟控话题,任何有利于禁烟、烟控的政策,笔者都会旗帜鲜明地加以支持。理由在于中国作为“烟草大国”,我们不该有任何荣耀感,而只能是脸上无光。因为目前占世界总人口19%的中国,却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烟民,烟民总数量已达3.2亿,年消耗香烟达2万亿支,全球40%香烟系中国制造,有超过7.4亿中国人受二手烟危害,每年逾百万人因吸烟死亡。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表现出的无疑是中国“烟控不力”的现状。
相关信息披露,在影视作品出现吸烟画面方面,2005年、2006年国产电视片中63%有吸烟镜头,平均每部有30个镜头,12分钟就有一个。《风声》的烟草镜头总时间占总片长的4.9%;历史题材影视剧《建国大业》出现烟草镜头占总片长的11.76%。烟草成为不可或缺的道具,而烟草商往往就是影片的赞助商。
因为影视作品塑造出的一些人物,对未成年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吸烟画面就很容易让未成年人模仿,让他们产生“吸烟很酷,吸烟者很帅”的错觉。因此笔者在9月初接受《人民网-微访谈》时,曾发表过《对烟草广告就要“一棍子打死”》的观点,在对“烟控”提出的12点建议中,就包含“影视作品禁止出现吸烟画面;全面禁止烟草广告”等建议,认为“在塑造伟人或历史优秀人物的形象时,应更多地通过健康、适宜的生活方式进行表现,而非吸烟”。
此外,国家卫计委此次提出“影视作品禁止出现吸烟画面”,也并非心血来潮。早在5年前,《广电总局关于重申电影审查标准的通知》中,就将“过分表现酗酒、吸烟及其他陋习”与“夹杂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内容”及“夹杂凶杀、暴力等内容”同列。2011年2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发布,以严控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
而与此同时,不少西方国家也是通过类似的规定来促进“烟控”,也有一些国家通过“影视作品”分级,如美国电影协会早在7年前就规定,为防止青少年受电影的影响而养成吸烟习惯,今后凡是有明显吸烟镜头的电影都将被定为“限制级”。但中国影视作品目前并未分级,因此重申“影视作品禁止出现吸烟画面”就很有必要了。
此外,“影视作品禁止出现吸烟画面”的规定也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比如美国迪斯尼早在7年前就对外宣布,该公司禁止旗下集团所拍摄的电影中出现吸烟镜头,包括迪斯尼、“试金石”(Touch stone)以及Miramax所发行的电影,都不得有抽烟画面,成为美国各大电影制作公司中第一家“反烟”代表。
就目前而言,中国“烟控”组织在行使职能方面基本上就是个笑话。国际烟控专家帕翠莎•兰伯特曾批评中国烟控:“当中国政府官员在讨论控烟这一公共卫生政策时,烟草公司的代表就坐在旁边。这就好像让狐狸坐在鸡笼里,讨论如何保护小鸡。”如今中国卫计委强力推进“烟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好反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