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理由】相比较于传统的先下载、后收听的音乐服务形式,流媒体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边听边下载,而这已经成为唱片公司营业额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歌手、创业者、投资人,越来越多时髦的称谓正被加到胡海泉身上。这并不是娱乐圈常见的宣传噱头,在今年《财富》中文版公布的“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中,他的身份就赫然标为投资人。在羽泉的这新专辑《敢爱》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我们在努力的创造一个新的模式,希望它能够为我们一直热爱的音乐带来变化”。
记者:作为艺人,当初是怎么想到进入投资领域的?
海泉:首先自己也是一个创业者,最早做的EQ唱片是制作公司,就是与自己行业相关的创业,包括现在创办巨匠也是创业。开始做投资,是因为创业同时要管理自己的财富,或者说,从最早考虑怎么能把钱管理好以及将其运用到更有价值的地方,慢慢就有了投资方面的需求和理念,再到后来慢慢接触到企业股权投资、天使投资这些新业务。这时候自己也才真正想到,作为投资人到底是怎样一个定位?我做为投资人的逻辑是什么?
另外从一个创业者角度来讲,我也非常理解不同行业某些创业者的需求。就像很多投资人本身也是是创业者一样,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吧。
记者:目前投了多少家创业公司?大概的投资额度?
海泉:这六年来所投的与我相关的企业,总共有十几家吧。具体额度现在不方便讲,因为我对其他天使投资人有承诺。我只能说做天使轮来说百万级别已不算少,有的项目也不止百万元。
记者:在你参投的创业项目中,请举两个印象深刻的案例?
海泉:不同阶段有不同例子,我没法把所有的都告诉你。就举两个典型例子,一个是我最近投资的一个旅游行业的项目,不过目前它的产品还没成熟,也还没到公布期,简单说它是做智能化旅游定制服务的线上平台。我为什么要投资它呢?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旅行爱好者,发现旅行中有很多要解决的痛点,而这个创业团队提出的创意和他们拥有的技术能够解决我的这些问题,而眼下大家知道的那些旅游服务平台对此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我是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选择这个项目做投资的。
而像我参投的做智能硬件的土曼科技,他们不仅有新想法,也有很多职业经验,他们对于技术的开发、研发能力也足够强。现在来看,只不过是缺乏一些量产和品牌营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