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需要商业模式创新


       近日,方便面两大巨头康师傅和统一均发布了自己的新品,定价区间在5元至7元之间。两者均宣布退出方便面“价格战”,转而以价值驱动行业变革。

无论业内人士是否看好和不看好不看好方便面市场,企业摆脱价格的竞争,向价值驱动转型,是我们食品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下滑,消费结构的变化, 传统食品行业企业面临着增长空间的“天花板”。很多食品企业无论采取何种销售模式,广告、人员深度分销、渠道掌控、销售人员激励等多种办法,收效甚微。

也就是说食品行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新的挑战,企业必须创新商业模式,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 所说: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跳出惯性思维,其实食品行业有很多商业模式,相同的产品,就有不同卖法。敢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的企业,可能获得企业的高价值。

          以食品为例,零分贝策划介绍几种商业模式。

 第一种以康师傅与统一为代表---传统销售

 两个企业基本是流通市场和商超渠道,凭借品牌优势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取得市场的大份额。其主要的赢利来源就是卖货的差价。采用重资产的模式自己投资建厂。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全部由企业完成。。

 中国大部分厂是这种模式,模式的同质化,造成同行业之间只能是质量竞争、品类竞争、品牌竞争、价格竞争的泥潭,无法自拔。价格的竞争导致企业利润低下,甚至亏损。

第二种以“绝味”为代表连锁加盟

        绝味鸭脖采用连锁加盟的模式,吸收加盟商来迅速扩张。按照其销售配送半径来选择中央厨房----生产基地,生产基地一部分是自己建设,另一部分是租用。绝味掌控的关键资源就是品牌(统一宣传和物料支持)和销售。在全国成立很多分公司统一管理。其赢利来源一个是产品的差价、品牌使用费、装修费的剩余(公司统一装修)、货物保证金与预付款资金沉淀等。

     良家铺子、来伊份等也采用连锁加盟的模式,在扩张模式上面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同样的是做酱油、醋的企业,珠江桥做法就不一样。珠江桥在全国推行 “幸福厨房”平台。搭建了一个供专业厨师烧菜的烹饪空间,让大厨在“幸福厨房”与消费者交流,进而达成交易。这样给消费提供了价值增值服务,也获得了很多商超的支持。

第三种以“三只松鼠”为代表-----电商模式

三只松鼠以经营干果为主的电商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凭借第三方平台(淘宝、天猫、京东等)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没有中间商。快速搭建供应链,让用户得到了很好的体验。主要的盈利来源是产品的差价。不涉及生产环节,整合全国的供应商。

第四种以“我买网”为代表的---食品网络销售平台模式

我买网以中粮集团为背景,凭借丰富的产品线,搭建了食品行业的互联网食品销售平台。一方面卖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让其他企业入驻。主要的盈利来源是产品的差价、平台使用费、广告费等。

第五种 以江中制药“猴姑饼干”代表的“虚拟经营”模式

江中集团是国内知名医药企业,跨界进军食品行业,推出猴姑饼干。该产品主打“养胃”概念,知名女星徐静蕾为其拍摄广告片,广告语“胃不好,总是不舒服,猴姑饼干,猴头菇制成,养胃,上午吃一点,下午吃一点,猴姑饼干,养胃”。

江中集团对价值链生产环节外包,采用“OEM”形式,关键掌控高价值区的研发、品牌、销售等环节,以功效性食品的“品类”打造方法,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像服装行业的美特斯邦威、利丰等完全是采用“虚拟经营”模式,打造最优的供应链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功。

同样的食品行业,每个企业采用的商业模式不一样,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根据企业的现状和营销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商业模式,才是企业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