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晚,中国保监会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放行。通知指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直接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应当具备股票投资能力;不具备股票投资能力的公司,应当委托符合条件的专业管理机构(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专业管理机构)进行投资。
创业板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高风险板块,基于防范风险考虑,自创业板于2009年10月30日开板以来,保险资金都被禁止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这一规定一度列入到《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之中。而鉴于保险资金实力雄厚,因此,这次保监会为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开闸,这对于创业板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不过,作为保监会来说,为何会在这个时候为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放行,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莫非真的如有的投资者调侃的那样,保险资金耐不住寂寞了?毕竟在过去的一年里,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虽然主板市场波澜不兴,蓝筹股遭到市场的抛弃,但创业板的炒作却是热火朝天,一些中小盘个股受到市场的热炒。这一点从相关指数中也可以得到明显的体现。如在过去的一年里,上证指数下跌了6.75%,深成指也下跌了10.91%,但创业板指数却上涨了82.73%,就连中小板指数也上涨了17.54%。因此,去年投资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而投资蓝筹股的投资者却只能面对投资亏损的事实。正是基于这种结构性行情的特点,而且这种结构性行情还有可能继续持续下去,于是,保险资金终于经受不住创业板的诱惑了,在刚刚进入2014年之际,就猴急猴急地要扑向创业板了。
应该说保险公司拒绝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这确实是保险资金的一个损失。所以,在经过创业板这一年的“洗脑”之后,保监会为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放行,以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选择,这倒也说得过去。不过,从开闸的时机来说,目前显然不是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的有利时机。毕竟去年创业板指数上涨了82.73%,而如果从低位算起的话,以1月7日的创业板收盘指数1352.28点来计算,创业板已从低点585.44点上涨了130%之多,目前创业板指数明显处于一个高位,距离前期的历史最高点1423.97点只有70余点之遥。也正因如此,目前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蕴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保监会却选择此时此刻放行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莫非真的是有意让保险资金进场来为投资基金、私募机构等这些前期创业板上的主力机构接盘?保险资金什么时候变成了“冒险资金”而不再“保险”了呢?
所以,对于保险资金进入创业板投资,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务必要瞪大眼睛,而不要被其蒙蔽双眼。以本人拙见,在目前情况下,保监会为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放行,虽然不排除有少量的保险资金会进入二级市场寻找机会(但显然不会去接手网宿科技、掌趣科技、中青宝、潜能恒信、上海钢联、天喻信息、乐视网、华谊嘉信、华谊兄弟这些涨幅达到300%甚至是400%的股票),但这显然不是保监会放行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的目的所在。从这次开闸时机的选择来说,保监会的《通知》是1月7日晚间下发的,而且《通知》的实行时间是“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这也意味着从1月8日开始,保险资金就可以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票了。
而1月8日又是“打新”拉开序幕的日子,“打新”将迎来“蜜月期”,此后将会有大量的新股蜂拥而来,而这些新股中最多的就是将要选择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因此,如果保监会继续禁止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的话,这也意味着保险资金失去“打新”的机会,失去网下配售创业板新股的机会,甚至失去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相关创业板公司的机会。因此,不排除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短期是为“打新”而来,为新股而来。
虽然说目前网上“打新”需要以股票市值为基础的,只有拥有一定的股票市值,投资者才能参与打新。但由于“打新”创业板新股并不限于创业板股票市值,而只要拥有深市股票市值即可。因此,对于希望参与新股发行份额这块蛋糕争夺战的投资者来说,保险资金开闸投资创业板,反倒是使得这场争夺战变得更加激烈起来。 ( 文章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