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国经济的隐患


  疯狂的结局终究是崩溃,一切非理性、扭曲的狂热行为总难免是要回归平静的,而后悔则往往是无比惨痛的。日本经济泡沫的代价是十年的长期萧条,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结果是爆发了次贷危机,不可否认,这几年来,房价在涨,物价在涨,虽然不知道具体数据,但中国的通货膨胀肯定是以一个相对较高的速度在增长,笔者平时坐的公交车由1块五涨到了三块。理发从十五块涨到二十五块,馄饨从3块一碗涨到6块一涨,普通百姓从日常物价的上涨情况来看,就可以对通货膨胀形势有一个直观鲜明的理解,在最缺乏生产率经济部门的产品,其价格正以最快的速度上涨。

 
  看一国的长期经济前景,关注的还是最主要的基本面,而不是一些细节性的因素,对于未来的中国经济,笔者是持悲观态度的,认为长期衰退将会姗姗而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跃进式的高校教育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劳动力结构失衡现象。当初高校教育大跃进政策出来之时,笔者就给予异常强烈的批判,认为拔苗助长式的高等教育大跃进,它会严重扭曲正常的金字塔劳动力结构,祸害一代中国青年,可惜在这个国家基本不思考政策的长期作用,也不鼓励这样做。该政策已经延续了十来年了,自然规律的报复终于来了。在当下的中国,要找一些清洁工,农民,服务员,一线操作工等基础劳动力,很是难找,可是要找一些受过大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应聘者如云,竞争异常激烈。
 
  基础劳动力的缺乏和高端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就是笔者所说的才多,人不多的劳动结构严重扭曲现象,这种非正常的现象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一方面由于低端劳动力缺乏会造成基础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但是这种上涨又会计算到劳动力成本中去,那些以劳动力成本为主要成本的行业所生产的产品,将会面临巨大的涨价压力,比如初级生产品和服务也等等,结果就是劳动力工资和产品价格的双重上涨现象,而企业获利却日益艰难,另一方面高端产业由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一方面既极大地压低高等劳动力的工资 ,大学数年所付出的金钱和精力,却根本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又会造成大量的大学生失业在家,成为了无奈的啃老族,出现读书无用论思潮,原本穷人的社会上升通道大多被堵死。
 
  上个世纪的钢铁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大量的钢铁资源浪费和无数的树木被焚毁,本世纪初的教育大跃进,则造成另外大量的资金浪费和人才浪费,祸害了整整一代的中国青年,特别是家庭贫穷的人,辛辛苦苦读了四年大学,出来之后却被说没有实用技能,找不到工作,打击如此之大,这到底是大学生的错,还是教育政策的错?一个国家的教育部门居然让上千万青年花费宝贵的四年时间学习基本无用的课程,这恐怕不仅是犯错误,根本就是在犯罪!
 
  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到底要不要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相协调?还是一个劲的求快求大就好?大跃进失败的教训,说是吸取吸取,看来只不过是在口头上吸取,历史又一次在轮回。整个经济结构在这种扭曲的压力下,将会慢慢地陷入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现象,而劳动力结构的失衡又会逐步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数年过后,这种非理性的政策的负面作用将会爆发了它的惊人破坏力和深远影响。
 
  2,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严重扭曲了经济结构。房地产和股票不同,股票本来就是世人公认的投资和投机品,股票泡沫再严重,也不会对经济结构产生严重的扭曲作用,可房地产作为一项重要的居住消费品,本来就不应该有投机属性,而房地产泡沫的兴起,使得房地产具备了可怕的投机属性,毫无疑问这会对经济结构产生巨大的扭曲作用。它不仅会使错误地放大房地产行业在整个经济体中的比例和作用,而且还会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和社会资金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房地产投机活动中。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原有的扭曲的经济结构肯定无法再继续维持下去了,那么经济体会如何表现?原有结构无法维系,经济肯定是要受到重创。
 
 
  3,还有一点就是更具爆炸力极端错误的计划生育政策,以上这两点影响大是大,可在数年之内还能得以改变,而且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可是计划政策的危害性则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它的负面作用已经逐步显现了,可惜不少高层领导者还是把头埋在沙土里装鸵鸟,不愿意改变这可怕的政策,让有识之士不禁扼腕叹息,不客气的说,这真的是对民族的犯罪!
 
  一胎半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形成的人口结构严重扭曲将在未来数十年内产生长期、巨大的负面作用,前景让人胆寒,整整三千万嗷嗷叫的光棍啊,四二一的倒立三角形的非正常人口结构啊,银发苍苍的中国怎么会有激情、动力来参与国际竞争,未来怎么办?劳动人口比例持续下降,中国经济该怎么办?当然这个问题,笔者估计还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会以突然猛烈现实爆发出来,但是目前来看,负面作用已经显现出来,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口结构扭曲,民族人口构成失调。
 
  实现合理的两胎半政策,为什么就这么难呢?到底是部门利益在阻碍,还是某些领导人的观念僵化?为什么这个用普通常识就可以容易理解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就那么复杂深奥呢?中国人还有几百的思考力吗?
 
  4,整个社会精神由奋发向上、勤俭苦干急剧转向迷茫暴戾、奢侈享受。社会财富、经济增长到底从何而来?虽然土地、资本、自然资源,在财富的创造过程起着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人的作用更是关键性,社会财富最终是要人的劳动来创造,经济增长肯定是依靠人的劳动与智慧来推动的,而人的经济生产过程显然高度依靠于人的精神状况和道德品质。一个社会精神状况对该社会的经济同样会起到巨大的影响力,只要这个社会的精神处于朝气蓬勃、勤俭苦干的氛围之中,那么依赖汗水,依赖勤劳,依赖智慧,人们也可以由贫穷走向富裕,由欠发达走向发达。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穷的叮当响,要知道当时很多老百姓连裤子都穿不上呢。可是谁叫中国老百姓勤劳、奋发向上呢,数十年胼手胝足的中国人在给自己带来财富的同时,一不小心创造了经济史的黄金增长时代,也创造了中国奇迹一词。
  但是你看看现在的社会氛围,和改革开放初能比么,根本就是陷入严重争夺蛋糕、内斗的风潮之中,每一个人都争着分蛋糕,每一个群体都想让自己分得多点,退休人员吵着要提高退休工资,工人吵着要加工资和各类保险,农民吵着要征地、拆迁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大家都在埋怨蛋糕分配机制的不公,都想给自己多分点,争吵不休,好像谁吵的大声,谁就能拿的多点似的。把过多的精力和目光关注于分蛋糕的过程,是这个社会的巨大损失和无奈,因为它意味着资源的浪费,意味着对长期来看更为重要造蛋糕过程的极大忽视,意味着对人们奋发向上、勤俭苦干、创新精神、诚实善良等道德品质的忽视。要知道社会财富不是来源于消费,不是来源于享受,而是来源于生产,来源创造。当代的中国人,还那么勤劳么?还那么朝气蓬勃呢?在问中国经济长期前途的时候,还不如先问问这些问题。
 
  接下来中国经济将会进入一个长期衰退时期,这是向我们以前的种种非理性的疯狂行为和错误政策还债,这基本上是注定的,如果政府想以滥发货币的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那么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后所以果就会是滞胀,如果政府放弃滥发货币政策,那么后果就会是经济长期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