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D技术,打印第四次工业革命
王达水
所谓3D技术,是指从电脑打字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品打印制造技术,是打字机重叠打字但尺寸却在根据设计方案而层层改变的物理效果。因此,是能够通过计算机提供的物品三维信息,直接打印出该物品的工业制造技术,是计算机打字设备当前发展进步的一种革命性进步,具有单件生产、不需模具、不需机械加工、不需机械热处理、没有机械内部应力、没有原始疲劳的一次性打印成型的技术特征。
3D技术目前能够打印的形状繁多,如“玩具、机械零件、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医疗器械、等比例的人体器官模型、汽车外体构件”等等。
3D技术当前喷头的打印精度为0.01毫米(1毫米的1%),因此,能够打印的尺寸可小可大,最小的比如头发丝般的物件,大一点比如手表齿轮零件,再大一点的比如各类物品用品,更大一些的比如轿车外形。大尺寸的3D打印机与LED显示器类似,可以根据需要而量身定制。
3D打印技术发展至今,仅仅只有十余年时间。现在刚开始进入简单商品的市场定制销售起步阶段,但价格较贵,正如微型计算机刚开始进入市场销售使用那个时侯的情况一样。
当前的3D打印机,其打印材料比较有限,目前以塑料为多。其技术难点在于针对不同材料,设计制造出不同技术需求的打印喷头。能够打印钛合金飞机零件的3D打印机,是目前的最高技术水平,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当前的3D打印机,仅能实现单一材料的打印。多种材料的复合式同步打印,是业界正在突破的难关之一。众所周知,计算机行业的典型企业文化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因此,多种材料的复合式同步打印技术,必将在不会很久的时间内突破。可以预见的是,十年以内突破技术难点应该没有问题,工业化应用,乃至广泛应用,才是问题的焦点。
归纳起来,3D打印机不仅能够打印各种各样的物品、用品、工具、配件、装备等等已经设计好的产品,更能够打印各种材料的物品,甚至能够直接打印出多种材料的物品。也就是说,3D打印机在制造各种物品的同时,也能打印制造出另一个自己,只要你愿意。
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打印制造机器,也能打印制造武器,必将彻底改变与淘汰现代机械工业的所有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进而实现最佳生产模式:从原料到产品,一次性打印制造成功。
显而易见,通过3D打印制造技术,我们的整个工业制造体系及文明状态,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如计算机和网络出现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改变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这种变化,也如同“内燃机车、电动机”出现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改变那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如同蒸汽机出现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改变那样(第一次工业革命)。这种变化,是新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点,是一变至百变的技术革命。
对每一个现代工业国家而言,及时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着无比重要的全方位的战略意义。跟随与推动本次科技与经济的历史性的工业文明浪潮,中国已经具有先天优势,也就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与市场的世界一流基础,尽管这不会被政治走向而左右,但要以国家的英明决策、雄厚资金、工业科技的改良思路等作为坚强厚盾与强大推动力量。
3D打印制造的工业文明时代,将是一个学科广泛交叉并成果倍出的时代,是制造业与动漫娱乐业紧密结合的时代,是艺术与创新融为一体的时代。
进一步地,所有的制造业(无论是装备工业还是民生工业),所有的大专院校,所有的科研单位,所有的媒体机构,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所有的金融体系,都必须尽快调正思路,调整方向、调整步伐,以最佳实力在第一时间段进入这次工业革命的潮流之中,在构建全新工业文明的思想观念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自己特点与趋势的,在3D打印制造时代可能的起步方向、生存方式、工作方案、发展模式、经济后劲。这是历史赋予中国真正繁荣强盛并引领世界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3D打印技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本次工业革命,让人类能够发明与制造出,将地球磁场能量或星际磁场能量,直接转换成机器能量的新能源机器——磁能机,是人类走向深空的历史性的科技转折点。
3 D技术,不仅必将打印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更将打印出人类文明的一片新天地!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二日于中国衡阳
附1:未来塑料什么样?
《参考消息》2013年05月20日 第七版
牙刷、瓶子、电话、手机、计算机、飞机、假体:自从20世纪问世以来,塑料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如果今后用于生产塑料的化石资源最终消失,会发生什么?科学家、业内人士和设计师们认为,塑料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据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统计,2011年全球生产了2.8亿吨塑料,其中99.5%使用石油生产,占用了全球4%的石油产量。
该协会西区负责人米歇尔·卢布里预计,未来塑料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更大份额,代替某些需要过多能源或化石资源的原材料,“我们使用的塑料越多,节省的石油就越多”。例如,波音787和空客350飞机塑料占50%,从而大幅减少了飞机重量,降低了燃料消耗。
卢布里激动地预言:“未来塑料将会产生或传导电流、会发冷光、可以添加碳纳米管,我们会见到100%由塑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
波尔多大学导电聚合物专家乔治·哈齐约安努走得更远:“未来我们使用塑料不只是因为其机械强度,还因为其智能特性。我们将拥有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去看牙医的牙刷,或当我们在方向盘前睡着时自动停车的汽车。”
“未来的塑料可以制成能够适应周围环境的智能纺织品或合成纤维,”新型纺织品研究专家朱利安·帕扬说,加入新型纤维的衣服既可以适应寒冷的环境,也可以适应炎热的环境。然而,在主要国际机构预测石油储备只能使用约50年、一些环保主义者甚至认为只有20到30年的情况下,如何相信这些憧憬能够成为现实?
电影《塑料星球》的导演、奥地利人维尔纳·布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应对一种成为“大规模过度消费象征”的产品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在影片中,布特不仅关注了最终进入抹香鲸肚子、露天垃圾场以及积聚在大洋底部的大量塑料包装,还根据研究结果指出,塑料已经渗入人体组织,存在使人中毒的风险。
对此,哈齐约安努预言:“在一到两个世纪内,塑料将来自大豆、玉米、森林等生物材料。”许多制造商已经开始使用植物生产塑料。以聚乳酸为基础的新型纤维使塑料变得可以生物降解,美国人甚至找到了把塑料变成原油的方法。
法国著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认为,我们无疑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无法想象塑料消失后会发生什么,尤其是在穷国。他对目前的塑料回收情况以及占用大量耕地生产生物塑料表示愤怒。在通过设计塑料物品建立起自己的帝国后,斯塔克现在对一种以藻类为基础、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革命性生物聚合物很感兴趣。
附2:3D打印助力中国军机研发
《参考消息》2013年05月30日 第七版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9日报道】题:3D打印机帮助中国飞机研发起飞(记者陈敏莉)
使用一台家用电脑和一台3D打印机制作塑料飞机模型对于飞机爱好者来说已经不再是一场梦。不过,打印一架真正的飞机又如何呢?
中国的科学家和航空工程师表示,这是可能的。
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使用3D打印机打印飞机零件,无需铸模、锻造和组装等传统制造流程。
这些零件甚至可能包括飞机的主要构件,如必须能够承受极大力量的起落架。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科学家在打印飞机零件时使用了多少种材料,但有报道称中国的航空工业已经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了。
3D打印技术被用于中国首架自行研发的商业飞机C919、首架航母舰载机歼-15、多用途战斗轰炸机歼-16、首架自行研发的隐形战斗机歼-20以及中型第五代战斗机歼-31。
前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曾说中国“在2020年前不可能拥有第五代战斗机”,但是北京的回应是在他于2011年1月访华时让他“目睹”了歼-20成功完成首次试飞。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至少花了10年时间才研发出歼-10战斗机。这种全天候战斗机目前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但是歼-15的开发工作只花了3年时间,首次试飞于2009年8月31日完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本月早些时候宣布组建一支舰载航空兵部队。随后,官方媒体报道说今年年初,歼-15已经投入量产。
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孙聪说,3D打印技术的采用为歼-15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