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杂谈:地产调控抓住了牛鼻子


 

近水楼台先得月,春江水暖鸭先知。

 

如果你住北京,你对此就有体会。

 

1023日,北京市突然就发布了房地产调控的新政策“京七条”,虽然被称为七条,实际上最有新意的就是一条,即推出自住商品房的概念,而且同时宣布两年内的供应量是七万套。

 

房地产调控已经整整十年了,过去的九年都恨不得是政策频出的时间,“国五条”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至今为止,新一届中央政府都没有发布过与房地产有关的新政策,李克强总理主持了那么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房地产的只有一次,而且表述上也是相当的中性,仅仅是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至于万众瞩目的房价话题则一次都未提及。可以说将近一年的时间,房地产调控进入了政策的真空期,多空双方对此均有不适,房价是涨是跌成了市场的选择。

 

北京怎么就突然在国务院没有新政的情况下宣布了地方政策呢?难道仅仅是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的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居70大城市之首,分别为20.6%17.8%,首都变成了“首涨”?

 

自住商品房显然是一个北京发明的新概念,说到概念,北京的房子产权品种之多恐怕是全世界最复杂的,早期有房改房、外销商品房、一般商品房、央产房和军产房,后期则又增加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两限”房,自住商品房顾名思义是自住,购房前提是无房,无论是否北京居民,只要符合条件均可申请,虽然地方偏远在五环之外六环之内,但是房价则是周边普通商品房的七折,今明两年内首批供应量达七万套。

 

所以,北京的新政含金量是有的,一是加大了商品房的供应量,二是提供了价格的折扣。

 

至少,看起来很美,叫好的不少。

 

答案在一周后揭晓。

 

1030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029日下午就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刘洪玉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中心秦虹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据了解,这是政治局首次就住房保障问题进行专题学习。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的讲话令人关注。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活力,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他强调,从我国国情看,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总结我国住房改革发展经验,借鉴其他国家解决住房问题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住房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无疑是习总讲话的最大亮点,水皮印象中好像此前从没有谁作过如此的表述,房地产调控如果开始就在供应上做文章而不是在需求上做打压,恐怕也不至于房地产调控十年变空调,房价也不至于越调越高。因为说到底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这是市场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限制需求只能限一时不能限一世,抑制需求更是自欺欺人缘木求鱼。敏感的人关注到习总一字未提房价,其实何止习总没提房价,李总也没提过房价,是他们不关心房价吗?当然不是,显而易见的是,不管是习总还是李总都清楚房价不但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也不算,说了算的是买卖双方,开发商卖得再便宜买房的买不起也是贵,开发商开的价再高买房的买得起也不算高。供不应求,价就高,供过于求,价就低。

 

改变供求预期才能抓住地产调控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