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到,就是迟到;早到不创造,等于没到


不早到就是迟到早到不创造等于没到

 /@快乐营销教主 

不早到就是迟到早到不创造等于没到。

为什么将这句在公司一进大门的地方?就是希望不管是总部同事还是分店店长都能养成一个“经营者”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别去表现给领导看,要以结果为导向,做正确的事,创造“超值”的价值。

 

不早到就是迟到。

玩过销售的都晓得“做好准备”的重要。

拜见约好的客户,不仅是不能迟到,还要早到,如果你没有比竞争对手早到,虽然比约定时间早,那也是迟到。

你早到了,如果该做好的“功课”你没做好,那么早到了和没到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譬如校花,哪个男生没春心萌动过。你光有那个贼心没那个贼胆,大一没采取行动,你认为大二再追也不晚。等你大一还没放寒假,人家就有了。你肠子悔青了也没用,不早到就是迟到。

 

早到不创造等于没到。

这句话告诉我们,迟到不可怕,早到也别沾沾自喜。

如果不创造,早到也等于没到。如果创造了,迟到也能变早到。

迟到不可怕,只要你“创造”了,一样可以后来居上。

早到有早到的好处,迟到了也并不可怕。

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经常迟到的人创造力更强。呵呵,这可能说的就是我们这种特质的人,通过系列的“价值创新”实现了超越,成为某些方面的数一数二

数一数二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们“价值创新”的精神没有成为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也很容易被别人超越。

消费者不问你是新还是老,永远在乎的是“是否足够好”。

我们别去怪消费者喜新厌旧,不断提高自己,才是王道。

 

不早到就是迟到早到不创造等于没到。

迟到了拼命创造,一样可以超过早到。

早到并创造,那就是公鸡中的战斗机了,牛逼中的大裤衩了。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仰慕和学习的。也应是想“卓越”的企业应匹配的训练有素的文化氛围。

 

不早到就是迟到,早到不创造等于没到。

这个早到并不只单指时间上的,而是以365天24小时不间断循环时间内,思维意识和行为动作上的“价值创新”的早到,是先知先觉,遵循自然规律具有远见卓识,不会累死千军无功而返的徒劳,是-1-1+1大于10的团队行为。

 

每个人都是有“经营者”意识的,有的可能暂时没有激发出来,这需要我们去唤醒,而且还特别有必要对未养成经营者习惯的人采取像西点军校那样超强化的“军训”,将“赢”意识变成创造性达成“第一”的行为。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传统管理上的“精神阉割”,他们害怕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他们喜欢打工者思维的人,他们喜欢听话服管的奴才而不是个性十足的人才。

 

不早到就是迟到早到不创造等于没到

陈腐的企业按资排辈,充满活力的企业不管谁入职时间长,而是他“创造”什么,是否具备了匹配的能力,只要具备了就可晋升。长短由己,这就看在同样的时间单位内你创造性达成了什么……

将“早到”和“创造”完美结合的事例很多,将“迟到”通过“创造”达成“早到”效果的事例也很多………

 

总之——

不早到就是迟到,早到不创造等于没到。

早到并创造,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