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如何去区分固执与坚持?


“企业战略”如何去区分固执与坚持?
赵伯平
有人说,成功的人是目标不变,方法常变;不成功的人,与之相反,是目标常变而方法不变。
目标常变者固然会一事无成,但目标不变者就一定会心想事成,坚持就是胜利了吗?
我看未必。
因为,作为褒义的坚持的前提是战略和目标正确。如果一家企业的战略目标压根就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或者原本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在一个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变得不可行,这时企业若不能及时的认清情势,理清思路,与时俱进,那么如此的坚持与固执、抱残守缺、不见棺材不掉泪等又有何异?
目标常变,不行;目标不变,又不行。难道要让企业家们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窘境吗?
非也。这里的关健是企业战略如何有效地区分固执与坚持。
首先,在制订战略目标时要有根有据、要较真、要靠船下篙。而不是拍脑袋、交差事、大框框,甚至于自欺其人,或逼着下属浮夸。
虽然要求每个企业家都能做到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无疑是不切实际的高要求,但既然是在制订战略目标,既然是想要在行业中有所建树,则在中长期的战略层面上,应当要有起码的方向感。不需要精确,但一定不能搞错了方向,南辕而北辙。
在中长期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然后要在短期,尤其是年度、季度、月度目标的设定上,多花点心血和精力,要细化到每个产品种类、每个目标市场、每个地区、每个客户。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百分五的增长,而不是百分之五点一或四点九?依据什么样条件,条件本身的可靠性如何等?
目标的期限越短,范围越小,精确度要越高、越要经得起诘问。
唯其如此,然后,一步步,一个个产品、一个个地区累积起来的企业大目标才是可靠而可信的。
(我的广告插播:不久前,我重新整理、改写了《三阶梯管理》一文,被许多管理类网站转载。其中的大多数都能很好地尊重我的劳动,标注了赵伯平的姓名,但也有不少网站完全不顾我的提醒,甚至通过改头换面换成他们自己的署名,这是完全令人不能接受的。我不以写作为生,我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不求什么,只求你们在转载时如实标注原作者姓名,表示一点对我辛苦劳动的尊重,难道连这一点也是苛求么?)
其次,定期的评估与修正。评估什么?评估当初制订战略目标所依据的条件是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是否出现了新的意想不到的,对企业完成预定的战略目标有重大影响的新情况、新问题。譬如,预计的新技术变革没有出现。又如,半路上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一个新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横空出世等。如果的确出现了这类情况,那企业的战略目标就要随之应变,否则就是固执。
目标完不成,按照人之常情,员工很可能要归咎于客观和他人。这时的企业家们就要做到胸中有数,该坚持时就得毫不动摇的坚持,不该坚持时则要实事求是的灵活应变。
特别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只有前面在制订战略目标时做到有根有据,后面的评估与修正才有意义,才有所谓固执与坚持之分。
最后,我有关固执与坚持的道理仅管是针对企业战略来说的,但很显然,他适用于一切的单位和组织。大到国家、政府,小到医院、学校。隔行不隔理,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