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向不缺少忽悠的创新本领,从食品、化妆品、衣服、到楼盘,无一例外!当人们走进超市就会看到,就连鸡蛋也是各种高科技产断,在蛋品柜台上的 “草鸡蛋”、“生命蛋”、“头窝蛋”、“保洁蛋”等琳琅满目,不要说市民无从选择,就连专家恐怕都要有“选择性障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云计算喊得最响的、新闻报道最多的,非中美两国莫属。不过,云计算在中国市场被缺乏理性地热炒,两者区别在于:这边天天云大楼落成,那边天天云服务发布;这边各IT公司产品沾水贴云标签,那边云服务专业公司丛生;这边大手笔都有政府身影,那边云运营商都早已向企业收费运营。移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概念越来越火爆,各大IT公司纷纷推出“云产品”“云服务”“云中心”, “晕”计算“雾”联网,俨然已成为两大忽悠经费、土地的工具。然后中国的楼盘也不例外,以前仅是忽悠景观,搞一些物业概念,现在也涌现出各种云楼盘、云小区,节能建筑、低碳住宅,智能住宅、可再生能源应用典范楼盘等,更让人雾里看花。一场“哥本哈根”会议令“低碳”之风瞬间席卷了全球,刮进了中国。擅于玩概念、玩炒作的房地产商们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宣传口径。导致楼市又多了一个最时髦的词儿,非“低碳”莫属。
中国的楼市,不是没有高科技,但现在的宣传往往都变味!地源热泵、同层排水、中水处理、新风系统……拿着印有这些花哨名词的广告单,旁边还有销售人员不断地给你算账:这个系统开启后每个月将为你节省多少费用,面对如此众多的节能建筑,真让许多购房者有些不知所措。近年来,这种以低碳环保作为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而抓住购房者心理的开发商们也纷纷“应景”推出“健康环保”的节能建筑。以北京摩玛城为例,里面的实际状况与开发商当时的说法相去甚远,简直就是欺诈!位于东二环的摩玛城号称使用“地源热泵系统、恒氧新风系统、中央纯净水系统、外墙保温系统铝合金以及低辐射中空玻璃”等;宣传“墙体保温系统、雨水回收系统等节能降耗措施的大量运用,大大提升了住宅的保温隔热性能,确保了住宅的舒适健康和环保节能”。其实,号称奥运场馆水立方所采用的、只不过是摩玛城七大科技系统的七分之一的地缘热泵系统,说使用高端科技地缘热泵系统的24小时热水供应系统、能节能30%到50%的热水器,实际就是一个热泵空调,此产品性能非常不稳定,后期维护费用也高,属于典型的伪科技。地源热泵的冷源取自于地下水,但土地传热比空气传热慢得多,它的换热量非常有限。目前一些所谓的节能建筑采到的冷源也就20%左右,还需要中央空调来填补冷源的空缺。这种风生水起的节能概念牌,让人眼花缭乱,让多少购房者犯迷惘。
还有号称“恒温、恒湿、恒氧”的神奇楼盘,典型的忽悠,以某开发商某项目为例,物管费是每平方米2元/月,运行费用大约为每平方米30元/年。也就是说,买一套138平方米的房子,每年除物管费和水电费外,业主还要额外付出4140元运行费。“那么,如果我们出差或白天上班,可以把地源热泵关掉吗?”有客户问。销售人员表示地源热泵无法分户控制,必须24小时运行。还有客户提出,春秋天本来就不需要打空调,是否可以不支付运行费,该开发商方面的回答依然是“不可以”。现场的一些温州投资客忍不住抱怨说:那我们买的房子大部分时候都空着,租又租不出去,还要交这么高的费用,太不合算了!但假如一个138平方米的住宅,假设冬天和夏天各有100天使用空调,每天使用两台1.5匹的分体式空调8小时,按电费每度0.538元计算,一年的空调使用费大约为2000多元。按照国家新颁布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到2010年,新建楼盘必须达到节能65%的水平。在这样的住宅里使用空调,可以再节电40%左右,也就是说按上述假设的使用方式,全年空调使用费只需1000多元。真可谓开发商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当小开发商忽悠地段,忽悠景观,忽悠物业时,人家都忽悠高科技了。毕竟住宅的高科技是需要你买了以后才能使用的,有的开发商担心前期业主费用过高,影响后期开发的楼盘销售,则直接免费一到三年的业主管理运行费,后期房子忽悠销售出去了,那一套当时的设备,也差不多在报废或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