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货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


抵制日货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微观行为主体买方和卖方通过自由的选择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利益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对于买方来讲,他对商品的需求是收入、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售后服务、气候、政治和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函数,从理论上来讲,买方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来决定对商品的购买,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但从现实来看,消费者往往是只考虑主要影响因素来决定其购买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选择商品是买方的基本权利,自由选择某些商品就意味着自由抵制和放弃其他某些商品,因而,自由抵制商品也是市场经济中买方的基本权利。自由选择商品能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自由抵制商品也能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再从宏观方面来看,市场经济遵循战争逻辑。从整体上来看,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导致优胜劣汰,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消费者客观需求的产品和企业就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因而,在人类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有企业“死亡”消失,有企业持续壮大,有企业不断诞生;不断有些国家经济在世界市场中走向衰落,也不断有新的大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中走向崛起。因而,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国家实体之间的经济竞争就是一种生存和发展之间的博弈,就是一场战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本着未来发展大局,搁置一些争议,积极发展双边贸易和投资,使双边的经贸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极大地改善了两国人们的福利。日本是发达国家,其产品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我国消费者的认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消费者自然主要是根据自己收入情况来自由地购买日本的产品。因而,日本产品在我国获得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这是市场经济自发作用的结果。然而,这次钓鱼岛事件,日本极大地伤害了我国人们的感情,践踏了中国人们的尊严。因此,影响消费者需求中的政治和情感因素自然会超越收入因素而成为我国消费者购买日本商品的一个主要因素,抵制日货也就成为了我国消费者的本能选择,这是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一种基本权利。

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之中,在全球资源和生存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所谓的合作更重要地是为了未来更好地竞争!因此,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竞争的。中日两国都是世界经济大国,都处于世界市场之中,都在运用世界市场机制来为自己的国家谋取利益,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一种战争逻辑,中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就是一种经济战争。在过去二十多年的这场经济战争中,通过其内在淘汰机制的作用,日本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资本、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我国市场上迅速发展,获取了巨额财富,遏制了日本经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持续衰退,而我国很多相关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受到了很大抑制。这次中日钓鱼岛事件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们的感情和尊严,中国民间消费者自然会基于政治和情感因素来自发地集体抵制日货,支持国内企业的发展,因为这正是市场经济战争逻辑的基本体现。

可见,在钓鱼岛事件日益升级的今天,政治和情感因素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作用中日益突出,我国消费者自发集体抵制日货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理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