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网站的价格战硝烟还未散去,有读者向本刊反映称,即使是同一品牌产品,不同网站之间、网购网站与实体店之间的产品型号也存在不少差异,全面的“比价”很难实现。
网购型号产品实体店没有?
消费者冯女士透露,她在某网站看上了一款价格为4999元的“特惠机型”冰箱,随后自己走访了好几家家电卖场门店,却发现店内没有这一型号的冰箱。门店销售人员说,这款产品是清仓货品,厂家早已停产。门店人员随后向她推荐了同品牌一款容量、功能相似的冰箱型号,但她回家后上网查询,却发现网购网站上没有该款产品。
无独有偶,消费者梁小姐想为自家新房购买某著名国产品牌空调,她先在某著名网购网站看好了两款产品,随后去卖场比价。店内的厂家促销员却告诉她,那两款是网购专供型号,建议改换店内其它型号。
型号有别?厂家有意为之
记者了解到,这种网购和实体店所售产品型号的差异已经形成了较长时间。一位家电卖场人士透露,就说家电卖场之间,苏宁和国美的产品型号就有差别。例如,目前定制、包销的产品占苏宁电器商品采购总货值的10%,而未来苏宁希望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5%-30%。
京东商城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也公开表示,在大家电品类上,京东商城与苏宁实体店的型号重合率仅有30%。
价格战期间,有消费者在不同网购网站关注夏普彩电后发现,京东商城有30款夏普彩电在卖,苏宁易购在卖的则有29款,但双方相同型号的只有9款。
某知名国产彩电品牌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供货商,厂家不希望看到不同渠道的价格战,所以现在厂家在设计产品时会设计很多型号,除了热门款外,还会推出诸多专供型号,往线上线下不同渠道供不同的货。
库巴购物网原创始人王治全表示,库巴网最开始定的商业模式就是:先做规模,然后再做定制,通过定制形成比较不错的利润。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李安渝表示,为了让零售店跟其他的传统门店之间不形成价格竞争,又考虑到网购消费者多有图便宜低价的心态,供货商会推出一些特供商品。很多特供商品实际就是同一个产品,只是商品代码不一样。
同型号产品可能也有猫腻?
今年5月的一则新闻值得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据报道,天津消费者刘先生反映,他先在超市买了一只爱仕达炒锅给老人用,老人用后觉得不错,于是刘先生又上京东商城网购了一口同品牌、同型号的炒锅给自己用,但是收到货之后却发现两口炒锅明显薄厚不一样,轻重也不一样,用尺子一量,从超市买的那口锅是5毫米厚,而从京东商城购买的这口锅只有3毫米厚。对此,京东商城说这不属于质量问题,无法处理退货。爱仕达厂家称,这是产品升级所致,是商品的不同批次,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某数码产品经销商在中关村有自己的实体店,也在某大型网购网站开设有自己的网店。相关人士表示,网购平台上的旧款、尾货、低配产品比例会大一些,但一般来说大的网购平台应该都会标明这些情况。
据了解,有关行业协会正在为网购拟定一个未来的国家标准,对于在互联网上卖的产品,商家需要披露什么信息设立一个规范。该标准可能要求网购商家比传统商店披露的信息更多,因为在传统商店消费者可以亲眼体验观察,而网购不能。
另据了解,由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发起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立法工作已全面启动。(记者 邓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