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每名教育工作者愈加感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因此,学校今年把依法治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上,在制定普法规划的同时,来进一步采取有利措施大胆探索和实践,希望凭借多年来依法治校的经验,从而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着实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转变观念,在逐步认识中提高依法治校的自觉性。
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开放,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高,依法治校势在必行,这样就必然要求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增强教育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治校的自觉性。学校将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1、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普法氛围。利用黑板报、广播、演讲、悬挂标语、主题班会、法制教育大会等形式,大造声势,创造氛围。
具体安排:
(1)利用黑板报,定期进行普法知识宣传。
(2)利用广播定期讲授法律知识。
(3)借助重大节日和法制宣传等来宣传法律知识。
(4)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有关法律的主题班会,例如:《法在我身边》、《假如我是法官》等。
(5)每学年一次全校师生法制教育大会。
(6)成立学生法制宣传小组,定期举办“学生说法”讲座。
2、加强自学辅导,丰富法律知识。
要求广大教师要养成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的习惯,要求自学《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并以学习笔记形式得以体现。同时,学校针对上述内容,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请校长讲法、教师讲法、专家讲法等。
3、发挥学科教学作用,利用课堂渗透法律知识。
学校法制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利用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等,并结合其内容实际有针对性地系统传授法律知识。要求课表上有课时,教案上有内容,学生有记录,学校有检查。
4、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强化师生的法律意识。
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师生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并将教师法律知识测试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存档备案。
5、现场观摩,体验法律
为使学生对法律有更深刻的体验,既由感性上的法上升为理性上的法。学校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通过耳闻目睹违法犯罪的案例,亲自体验违法的危害。从而增强守法的自觉性。
学校定期组织师生观看法律专题节目,举办《法制小报》,搞典型案例分析等活动。
二、建立组织,强化执法功能。
建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
三、建章建制,依法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在进一步完善《章程》的基础上,健全各项制度:《校务委员会工作制度》、《教职工大会制度》、《教职工工作制度》、《教职工考核方案及标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学校领导廉洁自律公约》、《校务公开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师德公约》、《控辍方案及制度》、《教职工及学生申诉制度》等等。
四、实行校务公开,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实行校务公开是学校民主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也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本年度为使校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走过场,切实发挥校务公开的作用,将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组织,强化功能。
根据前期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运行的情况及新老班子交换的实际,对原来的校务公开领导机构进行重新调整,形成新的组织机构。
2、建章立制,规范行为
建立《校务委员会工作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拟定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建立有效的校务公开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校务公开的作用。
3、突出重点,保证效果。
学校在校务公开方案中明确规定公开内容,对学校的重点工作及重大事项实施研究和公开。
(1)学校工作计划执行,各项制度建立及修改,重要工作方案的形成及实施等,必须经过校务委员会审议后,经全校教工大会通过。
(2)学校重大人事变动、评先晋级、组织发展、教师聘任等重大事情,经过有关组织研究后,必须经过全校教师审评后通过。
(3)学校重大工程修建项目及重大资金支出,必须经过校务委员会研究后,在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布。
(4)每学期末将学校一学期的财务收支情况向全校教师公布。
(5)每学年对每名教师进行考核,并对整个考核过程实施监督。考核结果向全校公开。
(6)每学期末进行述职或工作总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7)设立校长信箱,接受师生的合理化建议,对有关问题给予认真解释或解决。
(8)每学期初对学校所有收费情况向全校公开、公示。
五、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师生权益。
1、建立安全管理及防范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立责任,严格防范措施,定期加强师生的法制及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进行检查,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
2、完善教师考核评聘方案,依法聘任教师,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
六、以家庭为阵地,深化法制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抓预防青少年犯罪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对此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
1、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宣传法律知识和有关法规,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家教经验。
2、设立家长咨询站、家长信箱和家长接待日,实施家长和学校的联动教育。
3、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要经常家访,沟通信息,实施跟踪教育。
4、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反馈孩子在校情况,及时修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