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计算,2012年全年翘尾因素约为1.278个百分点。分月份来看,1月份约为3.004个百分点;2月份约为1.748个百分点;3月份约为1.959个百分点,4月份约为1.819个百分点、5月份约为1.743个百分点;6月份约为1.462个百分点;7月份约为0.995个百分点;;8月份约为0.685个百分点,9月份约为0.216个百分点;10月份约为0.122个百分点;11月份约为0.312个百分点;12月份翘尾因素消失。
从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2012年1-3月份的翘尾因素来看,1月份约为3.0个百分点;2月份约为1.7个百分点,3月份约为1.9个百分点。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上面测算的数据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3月份的翘尾因素约为1.9个百分点,而上面测算值为1.959个百分点。由于上述测算值是根据统计局公开的2011年各月份小数点后3位实际值所求得。这可以证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每月CPI翘尾因素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的取值上并非采用CPI值所用的“四舍五入法”,而是“去尾法”,统计局公布的翘尾因素较实际值普遍偏小。
由于统计局通常公布的CPI环比数据为小数点后一位数(采用四舍五入法),而所公布的翘尾因素实际上是根据上年度各月份CPI环比数据的小数点后3位数数值来计算的。并且,公布后的月度翘尾因素又采用了“去尾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统计局历年公布的CPI翘尾因素都较社会学者所计算的值要小。
2012年CPI翘尾因素约为1.28个百分点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