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雾状的
我尝试着对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提些问题,可是我不能给出答案,但这并不妨碍我提问题。
这个题目看起来不常见,可能首先会给读者一头雾水。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雾”。我本来打算管它叫“云”,但因为最近“云”成了网络世界的代名字,为了区别开,就管它叫“雾”吧。不管是叫云,还是叫雾,就是一个意思:“神马浮云”。 “雾”的定义:我把充满了真空和空气的不实的空间结构称为雾;把人类社会上错误的、无效的、浪费的思维活动及实践活动,也叫雾。显然,我们就生活在雾中。因为世界上所有的空间结构,都是虚胖的、不实的。而我们人类社会,也有绝大部分东西,是虚无的、不实的。
首先,从宏观大结构开始说,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哪一个结构,不是空间大于实物。在这些结构中,绝大部分的空间都是真空,在空旷的真空中,飘逸着一些星体和陨石,宛若空气中的尘埃。而即便是其中的实体,比如坚硬致密(指在人类眼中)如地球,真的就是“坚硬致密”的吗?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而原子的结构是一个极小的原子核和围绕其高速运转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占原子的比例,犹如一座空旷的大楼中心的一粒尘埃,比原子核还小的几个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呕卖噶的,太空旷了!你能说地球不是虚的吗,不是雾吗!人体与地球相比毫无二致,首先70%是水,其他是细胞。不论水和细胞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人体比地球还要空旷虚无。如果把空虚的空间去掉,会是怎样的呢?据说将珠穆朗玛峰原子里的电子去掉,压缩成单纯由原子核组成的,就只有乒乓球大小,可以装在口袋里。更给力但问题是,原子核真的就是实心的吗?它是不是也是空旷空虚的呢?我不敢再想下去了!
宇宙空间结构全是雾,那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是不是雾就少了呢,是不是就“实”一些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社会上同样充满了雾,每个人的生活里,也同样充满了雾。
先来看看我们的工作。我们每天上班八小时,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其余时间在磨蹭、发呆、走神、聊天、娱乐等等。而在我们认真工作的2小时之内,真正有效率、出成果的时间有多少?大概可以按分钟计吧。工作中充满了雾。
管理中呢?举个例子,管理中有个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而且流行甚广,贻害不浅。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公司能不能成功,是由这个公司的很多细节决定的,比如,保洁工有没有把厕所打扫干净等。还有个经典的推论,说欧洲某两国打仗,一国的一匹马的铁马掌坏了,导致马失前蹄摔倒了,骑在这匹马上的将军倒地被杀了,因为这个将军是个灵魂人物,所以导致整个战役失败,又导致整个战争失败,进而导致亡国。
结论:一个坏马掌毁灭了一个国家→细节决定成败(马掌没做好)。我们姑且认为这个结论是对的,现在来问几个问题。
一、只有这一个坏马掌吗?一大片林子里发现一只林蛙,可以确定这林子里至少有上千只林蛙,这是定律。
二、如果有上千只马掌都是不合格的,怎么能认定是这只马掌导致了亡国,而不是其他马掌呢?这个问题的前提依然是坏马掌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呢?
三、敌人的马掌都是合格的吗?这个问题最致命,如果敌人也有坏马掌,而且有上千只,那就我们就直接可以说,马掌因素不是导致战争失败的因素,而是另有其他因素。
四、一个将军死了,战争失败了,应该怪这支军队太依赖这个将军,而不应该怪马掌。因为即使马掌不坏,将军也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其他方式死掉,即使这场战役里不死,也早晚会死掉,没有人能永生。将军死了之后还能打胜仗吗?会亡国吗?
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得出,战争失败不应该怪马掌,那么细节决定成败的推论前提没了,结论自然也就无效了。那到底什么决定成败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各位自己思量吧。
再来看看历史。读者朋友,不知你读历史有什么感慨?也许你会说,读史可以使人深刻、博学、理解人性,“可以知兴替”等等,这很不错。我读历史,还有另一个感受,就是历史里充满了雾。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了,历史就是一部吃人史,鲜血蘸着馒头吃,当然也吃肉,人肉兽肉。吃人的事,能干么?可是历史上都在干,一直在干。帝王大都是荒淫无耻的,王公大臣们大都是你倾我轧的,部族或王国之间都是你死我活的。历史,充满了战争,流满了鲜血,充斥着倾轧,满地挖坑,到处是弱肉强食,到处是非人性的东西。历史,就是一部荒诞史。历史里,大都是雾。只有人性的、公平的、正义的、和谐的、悲悯的、弱者同情的东西,才是实的。可惜这样的东西在历史上太少了。
再来看看生活。家长们都想要孩子乖乖的,听大人的话,让干嘛就干嘛,不抬杠、不闹别扭等。问题是家长一定是对的吗?按照这样的要求,就能培养出人才来吗?反过来说,如果孩子真的如家长所愿了,家长又开始担心了:这孩子太乖了,太老实了,自己没想法,怕不是有啥问题吧,将来在社会不会吃亏的,等等。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很多长大了有出息的孩子,小时候是不怎么听话的,特立独行的、有个性的。要么孤僻乖戾,要么调皮捣蛋等。等孩子有出息了,家长又把孩子小时候的那些不为家长欣赏的事当做资历来炫耀,说什么孩子小时侯就不一般。那你当年怎么没看出来呢?怎么没想想自己当年是怎么对待孩子的。
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人们是转着圈爱的,充满了迷雾。你爱的人可能并不爱你,你们生活了一辈子,对方却一直爱着别人。爱你的人,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你的爱,虽然他(她)从来没有放下过你。双方都是对方的挚爱,有没有?有,很少。
再来看看股市吧。现在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炒股需要内幕,才能赚钱。每当我给别人说起我在炒股,大部分人都会问,你有内幕吗,没有内幕就会被别人欺骗,导致赔钱。我们再来问几个问题剖析一下。
一、上市公司有近三千家了,有多少内幕需要你去知道?
二、你有多少亲朋好友在上市公司或相关部门工作,而且还能得到第一手内幕,而不是第N手?
三、等来的内幕,有多少可信度呢?如果是炒股的朋友告诉你的,或者是券商的人告诉你的,那这个消息应该是有N多人知道了,而且消息已经转了N次手了。
四、既然大家都知道了,而且让你掏钱去买,你不怀疑这是个坑吗?
五、假设内幕是真的、第一手的。如果你只有一两个亲朋好友能在上市公司工作,能得到一手内幕。一个公司的内幕其实也不多,大都是概念、重组之类的,公司上市N多年,也就有一两次而已,而且很多公司平稳经营,是没有内幕的。这样算下来,你究其一生,最多能得到2-3次真正的内幕。比如,你30岁时得到了一次内幕,下一次内幕可能要等到你45岁去了。15年,你能等得起吗,等得起的话,这还叫炒股吗?那时你的那个亲朋还在那个公司工作吗?你15年不炒股了,他还会想起来告诉你吗?你得到真正的内幕时,股价是不会涨的,因为别人不知道,没有资金参与,你有信心坚持吗?等你赚钱了,你不担心证监会查内幕交易查到你头上,弄个鸡飞蛋打锒铛入狱吗?不是有个前首富已经进去了吗,你认为你会比他高明吗?
六、真正操纵股价短时大涨大跌的,其实是一批游资,资金量很大,而且是一个利益链条。作为一个散户,你不在这个利益链条上,注定与内幕消息无缘。即使你在这个利益链条上,你也不一定是主导力量,各方资金在博弈博傻,你仍有可能亏钱。
整个内幕利益链条,到整个股票涨跌过程,仍然是大雾弥漫,真相深藏。问题是大多数人仍在乐此不疲的追求内幕消息。这是什么?雾!
有一次在电梯里遇到了两个陌生人,其中一个恨恨地说,我这人还是心不狠,心狠的话就在高位卖掉了,你看现在又跌下来了,又坐了一趟电梯。很显然,他的逻辑是,心狠就能在高位卖掉股票→就能赚钱→就能做好股票。我们再来问几个问题。
一、心狠就是在他说的那个价位卖掉股票吗?为什么心狠不是不怕暂时的下跌,死拿住股票,等待更高的价位卖出,赚更多的钱。他当时知道在那个价位之后就开始下跌吗?如果知道,他一定会卖掉,如果不知道,他应该学会如何判断股价涨跌,而不是如何训练狠心。
二、心狠就能做好股票吗?那岂不是杀人犯更适合做股票,因为他们心狠。那样的话世上岂不是杀人犯都转行做股票赚钱去了,谁还去杀人,杀人犯就越来越少甚至绝迹了。这样的话不就能推出个结论:大家都心狠有利于社会治安。这个结论成立吗?
很多人生活在错误的常识中,进行着错误的实践,得出错误的结论,然后继续进行错误的实践……更可怕的问题是他们并不知觉,还乐此不疲。
人有摆脱自身状态,想达到另一个状态的趋向,这是普遍人性。比如,普通人想成为名人,而名人不堪名声所累,失去很多自由,又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人们都想外出旅游,游累了又想赶快回家。城市人向外望农村的悠闲,农村人向往城市的繁华。总之是来回折腾,不愿意在自己现在的状态里长待。
再来说说我们的经济政策,这个问题大家都会有切身体会。这些年基本都在遵循一个循环:超发货币刺激经济→GDP虚高,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紧缩货币抑制物价→GDP受打压增速降低→不愿或无法承受GDP降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继续放松政策超发货币……这个循环能够演绎到什么时候,后果是什么?有没有一个一开始就正确的政策?显然有,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即使陷入两难困境,有没有一个政策能使我们走出泥潭?显然也有,但我们还是不知道是什么。我们的社会就这样折腾着、虚无着,在雾中打转转。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恐怕我是说不完的。
世界是雾的!
我说这些,没有其他意思,是想告诉大家,尽可能拨开迷雾,寻找真相。真相,离成功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