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与低调
问:有人评论说你太过高调了,严重不符合道家的低调精神。请问该如何看待此事?
答:高调低调都是调。《道德经》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人居然能看出来我很高调,这该是多么有色的一双眼睛。
修道之人,虚静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但,这都是“内修”之道,而非“外用”之道。许多人只片面的看到了道家精神的韬光养晦、低调潜藏一面,却对道家高调的人物和行径置若罔闻。庄子、嵇康、李白……高调的道家人物更让人心仪神往,更能激起社会大众的好道和向道之心。
高调与低调,哪个更好?我觉得并不在于行为,而在于我们内心真实的目的。如果是哗众取宠、欺名盗世的高调,自然难以长久,难免落人笑柄。如果是一心弘道,随时随地的高调弘道,这又完全另当别论。龙门派丘祖不顾年高,不辞辛劳,远涉万里向成吉思汗劝谏“止杀”养生之道,又岂是低调之士所能行?
高调与低调,走在什么路上唱什么调。大道昌盛,就要低调而韬光,以防过火;大道衰微,就要高调而传扬,以防熄火,此为官阴阳、转乾坤之道。倘若世道衰微、大道沉隐,我等再苟且以自保,低调而潜首。大道华光,何日重现?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非道弘人,人能弘道。道无高低,调无高低,心怀道气,细语微言亦是高调;神守静室,万众瞩目亦是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