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权力竞技场(五):普京“王者”归来


  2012,全球进入“选举之年”。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主要大国的视角看,2012年都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大年。不同国家政治制度框架的设计加上巧合,让2012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选举年。全球有58个国家要在今年进行政府或议会大选,这占到了联合国(微博)成员国1/4强的规模。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里,中美法俄四国将进入选举季,这是否会对全球的政治生态和经济战略格局带来较大改变呢?

  从伊朗上空的核阴云,到叙利亚上空的“战争疑云”,中东的地缘政治与全球能源战略版图遭遇的“变脸”,不可能与美国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无关,一切和“政治加分”有关的战略手段,都可在这个特殊的政治年份里面找到合适的“舞台”。美国选举,影响着中美这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质量;欧洲国家选举,影响欧债危机的解决速度和解决思维,也影响着中国最大出口市场接收中国制造的能力,并进而影响着中国经济;日本、韩国选举,则影响着中国周边区域的平静,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联动。因此,除了中国选举,全球其他国家选举我们也不是旁观者,我们已侧身其中。

  形势比人强。政治局面的变化,幕后的主导力量并不仅是政治本身。经济的明与暗,地缘政治的乱与稳,民众投票的热与冷,选举制度的优与劣,政治氛围的松与紧,无不在影响着选举,并随时准备充当选举结果的最终阐释者。(本期关注俄罗斯选举)

  2012年3月4日,俄罗斯总统选举的第一轮投票如期举行。最新的选举结果是,普京时隔4年之后,再次登上俄罗斯总统宝座。这或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心。对于市场人士来说,普京的再次归来,是“新的普京归来”,还是“新的俄罗斯归来”,才是全球战略格局中最大的“政治亮点”。

  政治与经济之间,“新普京”的“新选择”

  在新的全球战略环境和地缘政治影响下,俄罗斯的未来战略方向,甚至是普京的执政理念,已经发生了微弱的改变,这从普京破例在俄大选之前通过信件的方式展示执政思路的举动中“可见一斑”。普京或许已经意识到了“压力”存在,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于国内的“反普京集会”,更反映在了不断被压缩的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上。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危机,类似的地缘政治事件已严重动摇了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根基,如果阿萨德政权被推翻,俄罗斯将失去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支撑。这对于“强势”的普京来说,必然会在政治上“失分”。

  这些还仅仅是“战略表象”,俄罗斯的总统大选和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虽然关联性并不是太强,但是,却彼此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政治滞后效应”。换个角度理解,叙利亚紧张的政治事态,以及“伊朗战争”的疑云将深入影响到2012年之后,俄罗斯的外交战略,在全球经济战略版图即将发生重大改变的背景下,俄外交战略改变将极大地影响全球经济战略环境,这或许并不仅仅表现在中俄能源战略关系的密切程度上,更体现在全球经济战略生态环境的改变上。

  普京还是以前的普京,但是,俄罗斯的外交和经济战略却会呈现“后普京时代”的政治特点:俄强势的地缘政治态度将要发生转折,“独立形态”下的俄能源经济布局,也正面临着极为窘迫的境地。全球经济目前所处的复苏阶段,甚至包括欧债危机的阴魂不散,这些都极大的打击了俄罗斯赖以为生的能源经济;另一方面,中东地缘政治全面走向“美国化”,或许有利于推高油价,但可能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带来威胁。

  中俄“角色转换”,从“战略同盟”到“战略麻烦”

  在经济和政治之间,普京似乎要做出从未有过的战略抉择。在BY看来,普京的战略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未来的全球战略布局造成冲击:如果普京基于国内维稳的考虑,以及确保俄周边地域政治安全,放弃部分在叙利亚或伊朗上的地缘利益,这必然会让中国的中东战略陷入“孤立”境地(实际俄已在叙利亚问题上“松口”);另外,在经济战略上,俄罗斯未来的能源经济是否会和中国的经济转型之路接轨,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国的中东战略以及其在亚太地缘战略中的布局。如果奥巴马没有彻底封死中国的中东能源之路,并且亚太的地缘战略格局并未出现“中国真空”现象,那么,中国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关系将发生微妙改变。

  一个强势的普京继续执掌俄罗斯的大权,这在过去或许是一种有效缓冲美国战略威胁的有效手段,但现在全球经济战略环境让一切变得复杂起来——除非以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为标志的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全面开始,否则,俄罗斯的经济就要受制于能源需求的窘境而陷入困境之中,那么,此时的普京和此时的俄罗斯国家战略会选择怎样的战略方向呢?

  相比于美国的反导威胁,同俄罗斯接壤的中国,以及俄同中国之间暂时性的战略同盟“上海合作组织”都将成为俄罗斯战略方向上最大的威胁:这主要表现在,受制于美国的海上封锁,中国由中亚延伸到欧洲的陆上通道,以及中国的中亚能源战略,似乎都将动摇俄罗斯对整个中亚地区的战略掌控力。失去了能源经济上的政治牌,普京唯一剩下的就是地缘政治上的“强势之牌”。想想北京奥运会期间,普京在格鲁吉亚问题上的强势表演吧,同样的情形会不会出现在中亚地区呢?

  2012年全球进入大选之年的背景下,由政治向经济传导的风险正逐步积累,全球越来越多的经济战略问题将逐渐涉及更多的“选举政治成分”。不要小看了普京的重新上台,这不仅仅对于俄罗斯本身,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选择。

  (转)俄“选举政治”:普京将撬动中俄经济战略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