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只要一提到某某年轻干部得到组织上的重用,坊间就会出现许多有关该干部的一些“背景”传言。这些传言的盛行,就像流行感冒病一样,感染着人们的思绪,危害着党心民心。从“25岁美女镇长”牟阳到29岁“史上最年轻县长”闫宁再到井冈山市“美女副市长”杨春霞,一片普遍质疑与恶语相加当中,影响到了这些年轻干部能力的正常发挥,也影响到了干部正常选拔工作的开展。
归纳一下网上的质疑,大多是认为年轻干部工作资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不够成熟老练等等,因而怀疑是“潜规则”之下走关系、跑门路、违规操作所得来的“平步青云”。对此,笔者不敢完全苟同,甚至还认为是求全责备之下之下的一种畸形思维。
年轻干部是国家的未来,干部队伍年轻化是我党事业传承的战略选择。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七一”讲话等诸多场合下,明确表示我党要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而事实也证明了干部年轻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的。近年来,各地立足于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通过多种途径加大了年轻干部选拔力度,使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担起了重任,他们凭着学历高、眼界宽、干劲足、决心大的优势,很快打开了局面,干出了样子,获得了好评,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
诚然,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提拔担任重要领导岗位干部(县处级以上)有明确规定:要求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但是我们为何总是独独盯着这一点而忽略“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这一规定呢?——年轻干部年龄不大并不代表“不成熟”,更不代表“能力欠缺”,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被压制是人才浪费,更是对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不负责任。既然像牟阳、闫宁、杨春霞在当地都是出类拔萃的年轻干部,那么我们又何必不少一些指手画脚,多一些宽容和支持,让他们在更大的发展舞台挥洒一番呢?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才。对年轻干部委以重任,年轻干部就会敢于担当、勇于进取。想做好事情、干成事情,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压力。尤其当下,社会舆论的影响很大。做好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既要正视社会舆论的压力,也要理性看待社会上的各种评价;既要给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舞台,又要给其干成事业的力量。绝不能因为使用年轻干部有这样那样的风险和顾虑存在,就畏首畏尾、求全责备。
选拔年轻干部,是事业之需,是发展之需,是队伍之需。对年轻干部工作不重视或重视不够,都是对事业发展、对干部队伍的极不负责。所以,各级各地都应该拿得出勇气,顶得住压力,杠得住非议,积极努力做好这项工作,而且还要抓紧、做实!
给年轻干部一片天空,让其尽情挥洒一下,天塌不下来!
(李吉明2012年2月3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