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米塞斯于1920年代,还是弗里德曼于1960年代,或是90年代至今日的各国实践都证实,货币与财政刺激的初始阶段无不是积极地。虽然,这种烂招被重复地使用而出现了明显的效用递减的现象。但无可否认的是,它多多少少还是会发生一些作用。这就如日本,得“益”于货币及财政刺激,它“赖”活了20年,并且在这20年里,因为刺激政策还出现如下图所示的1995-1997年及2002-2004年的两拨小繁荣。
在美国,随着政府的帮助,家庭和企业“去杠杆化”的进程放缓。2009 年以后,美国金融和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已经大幅降低,这预示着私人部门将开始有更多的意愿借贷,经济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我们甚至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经济还会有点小舒服,像日本所经的小繁荣一样。
而自金融危机以来,欧元区除了政府部门外,其他各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情况变化不大,这表明欧元区还没有经历严肃的“去杠杆化”过程,这也预示着欧元区未来或将经历一轮大规模的去杠杆化的过程,并像美国和日本一样,在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双重刺激下,伴随着金融和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下降,其经济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
但表象绝不代表事实。这种假性繁荣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幻觉,而令人们特别是那些当权者为之自满和麻木,以为这种应对是有效的,从而加剧了本已恶化了的结构性问题,为另一场严重得多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摘选自: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第五章。
警惕假性繁荣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