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福洪
2012年的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忧虑心态,认为中国和世界经济都处于下行阶段,尤其是以中国房地产业为信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稳中求进,迎难而上。”事实上,并没有打消人们对经济形势的担忧。
住建部的官员说放开购房的户籍限制不是放松调控,这就是打压高房价的动摇心理所致。怕因房价下迭影响整体经济下滑。这一点,的确让人忧心。再看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陈志武先生的《中国到了非民主不可的时候》一文,心中话语喷涌而出。
其实,我们还生活在过去,对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判断,对中国和世界没有用超时空、立体的、多角度地的眼光来看待变化了的时世。中国经济社会完全变了,再也不是短缺时代了,而是大多数生产能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发展倒逼政治改革时代了。
●中国经济社会态势:
1、 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人民群众普遍觉得生活困难。
2、 国家财政收入数量大增,但各级政府感到入不敷出。
3、 产品生产能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都卖不出价钱。
4、 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但有能力在城市定居的不多。
5、 农民收入比过去增长率提高,但主要不是农业产出。
6、 党政干部队伍年轻化与日俱增,但为民服务的不多。
7、 大学生遍地该是,但工作能力文化修养和品质不佳。
8、 高等教育普及指日可待,真正有大学品质的学校少。
9、 国有民营企业数量大,但技术产权与进入高端的缺。
10、国民储蓄与资金有富余,但投入到实体与产业的少。
●中国社会病态运作:
1、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有道理的,中国政府管的太多。
2、 中国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卫生、社保与民生方面的确太少,财政结构极不合理。
3、 中国党政机构庞大,公务员太多,且没有工作边界,没有明确的法定目标体系。
4、 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权、利不明确,只听上面的、不听群众的积弊难改。
5、 党政干部不忠诚于人民、企业只忠诚于利润、劳动大众不忠诚于职业积弊太多。
6、 社会维系是权力统治财产、官员主导经济、官商勾结、贿赂盘剥关系毒化社会。
7、 既得利益群体阻碍社会改革推进,官二代、富二代丑陋行为淘荡社会道德公德。
8、 社会富裕阶层的私人会所、政府官员的公费休闲场所,履履突破人性道德底线。
9、 仇富、仇官、仇警、仇特权意识深入人心,广东乌坎事件只是贫民的力量初显。
10、改革开放深入人心,对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大脑出问题了。
●不改革未来不确定:
1、 人心向背是一个执政党存亡所在,这是民主社会的规律,但它也是封建社会的水。
2、 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包括经济发展,但最重要的是社会公平与公正,中国也一样。
3、 中国共产党实际上与国民党是同时代的党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是竞争关系。
4、 经国共两党80多年的抗争和阶级斗争的“文革”,国人对政治厌恶了来实的靠谱。
5、 专制,是少数人欺压大多数人,民主,是大多数人高成本的暴政,但没民主不行。
6、 共产党的“毛泽东”战胜了国民党的“蒋介石”,历史不能重写但历史还在继续着。
7、 当今中国许多问题都出自社会没有反对声,自命正确、自说自话可持续时间不多了。
8、 北非西亚的变局,对中国大陆应是一个警醒,只有真心重民生顾民意才可以延续。
9、 中国改革不可中断,不可停顿,只有改革一条路可走,改革之苦必然有人承受其痛。
10、工人承受了改革之痛,再要承受其痛的是中国现在处于优势地位的干部,非他莫属。
经济与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是为政治服务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不能为政治统治的合理性带来什么好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必然最终影响到原有政治的存在。改革没有回头路,改革是一条不归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就是这样。
我们错就错在,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就证明现有政治的科学性、合理性,政治不必改革。其本质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经济发展就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必然促进上层建筑的改善,上层建筑如果不改,只有死路一条,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间是互为前提的。
2012年我们正处在生产力发展与上层建筑变革取择的时机。直白的表达就是党的18大必须有民主的表达,否则,很难平息民间的民主诉求。如果中国社会问题依然故我,其结果不可想象,但愿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共党员的个人狂吠之言。
但愿2012年中国不可能大吉,但也非大凶之年。
2012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