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龙年春晚总导演哈文的三种表白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2年1月24日
在央视龙年春晚没开演之前,本人撰写、发布了五篇文章,突出地表达了本人对央视龙年春晚的担忧和不看好,这五篇文章是:
1、本山大叔惜别春晚,令人遗憾、担忧和高兴(2012年1月19日)
2、本山因病别春晚,三一最应表慰问(2012年1月20日)
3、2012年央视春晚潜伏四大败笔的隐患(2012年1月20日)
4、“春晚节目单”离“精美”还有差距(2012年1月21日)
5、龙年春晚恐现晦气多、过气多、怨气多(2012年1月21日)
央视龙年春晚的结束,应验和证明了本人事先对龙年春晚不看好的预测,本人接着又撰写、发布了五篇文章:
1、央视龙年春晚的小品远不如本山的《相亲2》(2012年1月22日)
2、春晚上的“进度表”表露了导演们的综合素质差(2012年1月22日)
3、央视龙年春晚惨现“八大不协调”(2012年1月23日)
4、一“山”知秋,春晚必败(2012年1月23日)
5、春晚小品《面试》或真“穿越”道德底线、惹“trouble”(2012年1月24日)
1月24日,从网上看到《春晚总导演哈文:已经尽力问心无愧》一文,文中描述了哈文的三种表白:
1、龙年春晚正式成为历史,有人夸也有人骂,在总导演哈文看来,这是正常现象。
2、哈文在春晚结束后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本台春晚有诸多创新,但众口难调,且所有节目都是以符合春晚要求为标准;作为本台春晚的总导演,她已经尽力了,问心无愧。
3、哈文说,不能因为众口难调就不去做,只求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地按照我们的理解做一台晚会。
对于龙年春晚总导演哈文的上述三种表白,现逐一予以驳斥:
1、“有人夸也有人骂”,是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骂的人多,就不一定属于正常现象了:
作为龙年春晚的总导演,只停留在“正常现象”这一层次的认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春晚,不同于一般只图热闹的联欢晚会;龙年,又不同于其他的年份。作为龙年春晚的总导演,哈导应该知道:有多少人夸,有多少人骂;是骂的人多、还是夸的人多;是哪类人夸,哪类人骂。如果是骂的人多,而且多很多,那就不正常了。
2、尽职、称职,能代表尽力;但是,尽力,并不能代表尽职、称职:
龙年春晚的总导演,是一个人一定时期内的职务或岗位。其基本的职责和使命是:打造出一台让中国老百姓基本满意的龙年春晚。哈导应该知道:一个人尽职、称职,能代表这个人的尽力;但是,一个人尽力了,并不能代表这个人就尽职和称职了。全国的老百姓,需要看一台满意的龙年春晚;满意的春晚背后,需要有一个尽职和称职的总导演。
3、导演们的理解,并不一定就符合广大老百姓的需求:
对于哈导所讲到的“我们的理解”中的“我们”,我们不难理解,“我们”只是指龙年春晚的导演们。哈导应该知道,春晚的观众,是全国的老百姓。你们的理解,并不一定能符合和满足广大老百姓的需求;即便你们的理解符合广大老百姓的需求,也并不能代表你们付出了所谓的“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就能做到让广大老百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