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长期联系。
A公司是一家传统医药集团公司下的互联网小公司,一直在勉强支撑,曾经请过我去审查其2010年运营规划,被我大肆批判了一番。这不是我脾气不好,而是该公司是民营企业,不比政府机关请我们过去走过场当道具,该公司请得我们过去就是为了找问题。
我常常说作为业界决策支持,学界学者的作用其实很有限。我们无法告诉你如何发财——若有什么专家教授这样和你推销,那是忽悠——而是只能告诉你哪些东西很可能或者肯定失败,由此少走些弯路。
偏偏这家脱胎于传统业务的大集团下的网络广告业务的公司,传统思维惯性非常顽固。这几年来一直以业界第一的网站为标杆,人家做啥他做啥,埋头跟随——熟知互联网规律的人都知道这是肯定失败的,所以我自然不客气基本全盘否定。(参考)
今年又来了,公司换了更年轻的老总,介绍了一下新想法。我比较看好他们的新想法。看得出来,他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打破思维惯性,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了。我也再给他们灌输了一番。虽然前路曲折,但对他们的新思路还算乐观。
B公司是一家成功的传统教育类公司,业内有非常高的排名,已经在筹备上市,老总是典型的知识创业成功者。前几天出席他们的高峰论坛,老总给我展示了他们开发的平板电脑,价格2千元,硬件价格接近1千,外包,剩下的是软件成本,搭载公司开发的若干教育软件。我大致体验了下,不好意思开口。愿意掏2千元买个山寨平板电脑的家庭,不会在乎多掏1千多元买个体验更好的ipad吧?考虑到ipad和Andoid系APP的数以万计的数量,家长总是不难找到廉价甚至免费的教育软件。我这里还没有考虑无所不能的盗版技术,即使其软件真有独到之处,以我的技术背景不难想象将软件迁移到其他android平板电脑上的简单程度。这种软硬件捆绑的思路,我只在70年代的IBM身上见过。
到目前为止,IT行业经历了“硬件->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四个热潮,利润空间也相应地沿着这个顺序转变。这不是没有规律,而是由知识经济的内生动力决定的。而这家公司,仍然在软和硬上面徘徊。没话说。。。显然这是由其决策层的思维方式决定的。这块业务如果维持现状,不与其他做整合,亏定了。
两家公司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