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自1981年发现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传播。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并呼吁人们提高艾滋病防止意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提出,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艾滋病日主题为:普遍可及和人权。在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人目前约有37万,死亡人数6.8万。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感染及母婴感染。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最新报告显示,10年间,艾滋病情在全球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56个国家的艾滋病感染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至2009年全球感染人数约为260万,比起1999年的310万呈现20%的降幅。报告将这一鼓舞人心的结果归功于预防方面的不懈努力及对艾滋病毒HIV的治疗发展。
艾滋病毒HIV全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当它侵入人体,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的免疫能力。
近来,旧金山格拉斯通病毒及免疫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的华纳· 格林(Warner Greene)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于关于HIV病毒如何大范围地杀死CD4 T细胞(CD4 T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失去CD4 T细胞意味着从HIV病毒感染转变为晚期艾滋病)。格林的论文提到说,当HIV病毒入侵T细胞后,病毒的RNA逆转录为DNA,使病毒增殖,杀死细胞。死去的细胞为炎症提供了材料,炎症会使更多的细胞被侵染。因此,格林指出,虽然一开始患者体内只有约1/5的细胞被病毒直接侵染,但最后所有的细胞都会死去。
因此,现存的艾滋病药物以抑制病毒的逆转录过程为主,如AZT,研发过程也是障碍重重。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刚刚发表声明,停止一种HIV病毒制药ISENTRESS改进版的研制,因为初始结果表明,一日一次的改进版剂量效果不如普通的一日两次ISENTRESS药物。前不久,吉列德科技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推出一种名为 Truvada的预防艾滋病的药物。该研究由同样来自格拉斯通研究所的罗伯特·格兰特(Robert Grant)领导。实验表明,每日服用这种药物,可有效降低43.8%艾滋病感染风险,不过,这种药物目前只适用于男性,而且研究学者们认为,这种药只是用来预防,目前还不能确定是否能够成为艾滋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迄今,艾滋病仍无特别有效地针对性治疗方法,疗效也都是暂时性的。因此,给予公众正确的宣传指导,建立更多的HIV防治研究机构,有效的行政监管以避免血液传播等,才是真正切实可行的。甚至连罗马教皇都在呼吁: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研究,路漫漫!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