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作家新年聚会以及我的建言


          节前老作家聚会,都是此届重庆市作协“荣誉班子”的成员,耄耋之年的不少,都是满头银发、满脸沧桑的老先生了!我和王川平小些,王倒数第一,我倒数第二,能和那些著名老作家同台共庆新年,也是很难得的了。尤其令人感概的是,转年之间,又有好几位年富力强的作家去了那个世界,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无法逆转,只能平常心对待,我曾说“文学不能使人延年益寿”,的确如此啊!

         聚会都要发言,老作家发言都很犀利,敢说敢言,有斗争性,我等稍微年轻的没有他们的锐气;不过我也说了两点建设性的意见:

          一、赶快成立或建立重庆文学馆。把抗战以来许多重庆作家或在重庆生活、工作过的作家的著作、手稿、字画、通信等等资料、史料、文物保存起来。最近作家死的不少,哪位作家家里没有有价值的文学、文艺遗留?人死了这些资料、文物很可能就散失了;尤其如今子女少,不从事文学的子女不一定知道这些史料的价值,让他们自愿捐出来或卖出来统一保存,对于作家本人、对于重庆、对于文学史都是一种传承、一种贡献。

         自然,要想搞中国作协那样的文学馆是不现实的,还是量体裁衣、量入为出为好;重庆不是在搞文化高地吗,这也是一件积极的事。

        二、提高重庆文学奖的奖金额度。历届重庆文学奖、重庆文艺奖的奖金只有一两万元,而近年重庆作家的创作扶持基金每本却已是五万元;宣传部拿钱扶持出的书不一定能得重庆文学奖、文艺奖,故重庆文艺奖、文学奖奖金明显太低,有点倒挂了,完全应该大幅度提高,以激励作家写出精品。

         节日聚会,原本应该说些哈哈一笑的东东,我说这些太严肃,居然也得到与会老作家的赞许,也算没白吃一顿饭,白拿过年小红包吧,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