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担任了两年8个月的CEO之后,卡罗尔?巴茨女士被雅虎董事会以电话通知这种极不礼貌的方式解雇了。显然,董事会已经对她完全失去了耐心,而此时雅虎员工对她的支持率也只剩下可怜的三成。
业界普遍感觉,巴茨在雅虎好像没做多少事,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她屡屡爆出的粗口。其实,巴茨当年在硅谷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她曾经担任知名的图形处理软件公司欧特克(Autodesk)公司的董事长兼CEO长达14年之久,并将欧特克的收入翻了两番。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她才受到了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力荐,得以担任这个地球人都羡慕的CEO职位。
只是,虽然软件和互联网看起来都属于IT行业,但内瓤却相差十万八千里。可以说,软件行业可能离互联网的理论距离最近,但是心灵上的距离可能却是离这个行业最远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今,我们看到卖衣服的上网了,卖化工品的上网了,搞电影电视剧的人也上网了,搞餐饮的更是折腾出了最流行的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概念。而传统的软件公司在互联网上的战绩如何呢?软件霸主微软在互联网领域的无能为力,就连云计算这种很“软件”的概念也是互联网公司谷歌先折腾出来的。搞软件的人往往会陷于自己的思维定式之中,认为既然互联网公司的后台跑的都是软件,那么软件公司做互联网一定能够成功,不就是编程嘛!
其实还真不是一回事,不是说大家编程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而是商业模式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这个不同也反映在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巨大差别上。软件公司如微软搞开发,就是把上万人的团队圈在一起,花上5年的时间,期待捣鼓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软件并卖给全世界所有的人。互联网公司也搞软件开发,但是他们是直接捣鼓出一个不成熟的测试版,然后扔到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给人“骂”,在骂声中改进,小步快跑,持续改进,直到产品趋于成熟。
搞软件产品的,开发成功开个发布会就没啥事了,剩下的都是渠道的事情,顶多再建个客服中心应付一下售后就可以了。互联网公司,开发出产品只是第一步,运营更为关键,你得把这个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让用户去干别的事情比如游戏或者购物,运营成功了才算真的成功。
两者的商业模式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软件公司的用户基本上等于客户,你把软件卖给什么人,你就找他收钱。互联网公司既有用户又有客户,用户是免费使用你产品的那一拨人,你先积累用户,拿到足够数量的用户之后再去找客户,通过广告或者其他方式变现。
因此,雅虎董事会请来搞了这么多年软件的巴茨女士当CEO,这绝对是个败笔。上台之后,这位根本不懂互联网的CEO下出了一系列的臭棋:将最核心的搜索技术外包给微软,将一些有希望的社区型产品卖掉,忽视了投资的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当这家公司离互联网的核心战场越来越远之后,它也就越来越边缘化,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
除了用人欠考虑的原因之外,雅虎的衰落也有自身的原因。任何一家企业,当它不再代表先进生产力之后,衰落都是必然的。大家肯定不会记得十年前,成立仅仅5年时间的美国在线(AOL)竟然以178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全球第一大传媒公司时代华纳。虽然我们现在看美国在线好像是石器时代的产物,不过当时它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曾经风光一时。
这次收购最后以悲剧而告终,并直接促使了美国在线创始人史蒂夫?凯斯(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鲍尔默,又是一个史蒂夫,IT行业的风云人物好像总是跟“史蒂夫”分不开)的引咎辞职。
革美国在线命的就是雅虎。美国在线的商业模式其实跟传统的电话公司区别不大:当用户通过美国在线拨号上网之后,每个月支付一笔上网的费用。不过,互联网行业聪明人太多了。当杨致远和大卫?费罗成立了雅虎之后,他们想到了另外一种商业模式:用户通过雅虎上网统统免费,雅虎给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找商家要广告费。由此,一种全新的综合门户的商业模式诞生了。在中国,也诞生了新浪、搜狐、网易等综合门户。从这个角度来说,雅虎对互联网的贡献怎么说都不为过,因为它创造了互联网“免费+开放”的商业模式。
问题是在互联网这个行业,三天不学习,就会落后一大截。雅虎很快就成为了全球第一大门户,这个时候它的弊端也就表现出来了。互联网上的信息很快就呈现爆炸性的增长,而雅虎通过人工筛选信息的方式很快就遇到了瓶颈,因为很多人希望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雅虎的首页和分类页显然已经不能够全部覆盖了,它只能满足少数大企业的广告需求。
这个时候,随着谷歌的横空出世,技术就成为互联网新的主导因素了。谷歌通过搜索技术帮助所有上网的人找到他希望去的网站,从而将所有互联网的流量集中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又通过在线的广告系统满足了众多中小企业投放广告的需求,这种商业模式显然比起雅虎更胜一筹。
而雅虎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不具备技术的基因,雅虎两位创始人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但是两人均不擅长技术。当发现用户有搜索需求的时候,雅虎只能先后收购了Inktomi和Alta Vista(后者通过收购Overture)等搜索引擎。无奈雅虎的四任CEO均没有技术背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搜索技术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从而眼睁睁地看着谷歌从自己的身边崛起,成为新的互联网王者。在互联网行业,确实是出身决定命运!
在历任CEO持续不懈的“努力”下,雅虎终于从一家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开创者“转型”为传统的媒体公司,完成了从神坛到平凡的转变。巴茨的离职解决不了雅虎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不能够保持对欣欣向荣的日本雅虎和中国阿里巴巴的控制力,剩下的“纯雅虎”的市场价值已经趋近于零了。也许将来“纯雅虎”会被一家传统的媒体公司如新闻集团或者是时代华纳收购,成为传统媒体的渠道,从而完成历史的一次大轮回。
从雅虎看互联网的世纪轮回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