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对跨国企业的要求是“更高更快更强”——职位的要求更高,跳槽的速度更快,与企业谈判的态度更强
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眼中的“最佳雇主”大都是跨国企业——一份体面的薪水,优渥的工作环境,规范的职业通道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日前,“2007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活动——“约会跨国企业”校园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
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主持人袁岳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已经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变化,中国大学生需要未雨绸缪,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分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为来自中国的,或者是来自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担当跨文化的管理责任。
来自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们则众口一词地说,现在招聘的大学生跟过去五六年以前的大学人才相比较,最大的特点表现在能力和职位意识的表现不一样了。首先是大学生求职的学历越来越高,一个初级职位都会引来硕士生应聘,很多人都会两门以上的外语,而且证书一大堆,包括CPA、驾照等等。
随着大学毕业生竞争力的增加,他们对跨国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星综合航运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尹琦的话来说,现在的大学生对跨国企业的要求是“更高更快更强”——职位的要求更高,跳槽的速度更快,与企业谈判的态度更强。对此,尹琦认为,只要这些大学毕业生有真材实料,要求高一些,态度强硬一些都是跨国公司能接受的。
深圳世联地产副总经理黄既唯同样认为,现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在对雇主的认识和自我的认识比五年以前大学更加的客观,判断也会很准。她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大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变化导致的,大学生的见识日益增长,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也在日益增强,这样能够保证雇主双方选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同时了解对方。
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都有清晰的认识。很多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是“病急乱投医”,也不考虑自己的长处和特长。斯必克集团亚太区总部招聘总监的窦玉龙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招聘的时候明明要招一个做销售的,结果是什么背景的人都会给他寄来简历。此外,大学生们的简历制作包装得很专业,但面试时千篇一律的回答,显然是受过专业的面试培训,这样不能反映人的真实能力和偏好的面试培训往往会误导企业和个人。
对此,黄既唯给了现场的大学生一些找工作过程的经验,比如大学生可以在学校里关注一下:那些大企业所关注的那些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他们希望大学生具备哪些通用的能力?比如说工作激情、创新能力、诚信和团队合作等等。然后如果他们能够针对这些价值观和能力需求做一些针对性的准备,他们会在求职时更有优势一些。
同时作为零点调查董事长的袁岳也建议,大学生要有非常开放的心态去面临将来职业生涯的开始,一定要有耐心。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半年一年就跳槽了,其实不是很好的事情,一定要有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次是要非常主动,这样才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大学生如何看待跨国企业影响力?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