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31日,巴西央行宣布下调银行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至12%。这是西总统罗塞夫今年年初上台执政以来,巴西央行连续五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之后,首次下调银行基准利率。这是今年以来巴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前五次会议认为,巴西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于是连续做出上调利率决定,银行基准年利率从去年年底的10.75%上调到这次会议前的12.50%,累计上调幅度为1.75%。巴西成为世界上利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除了巴西,越南、智利和墨西哥等国最近也纷纷下调经济增长预期,新兴经济体的降息大门似乎正在开启。
为抑制通胀,今年巴西央行已四次加息,基准利率从10.75%上调至12.5%,成为二十国集团中基准利率最高的国家。但高利率带来的高回报也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推动巴西货币雷亚尔升值,拖累巴西出口和经济增长。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巴西工业总产值今年7月同比下滑0 .3%,1至7月同比增长1.4%,低于第一季度1.7%的同比增幅。巴西财长曼特加表示,必须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全球经济恶化的形势对巴西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鼓励企业投资和减轻公共债务负担,巴西政府8月30日还决定再次压缩100亿雷亚尔(约合62.5亿美元)的公共开支,将初级财政盈余目标从原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 D P )的3%提高到3.3%。巴西总统罗塞夫表示,希望通过此举增加生产性投资,同时也为降低银行利率开辟道路。
此次是巴西自2009年7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但近期数据显示,巴西IPCA通胀指数年率已升至7.1%,创下2005年以来最高。在如此通胀形势下,此前外界普遍预计巴西暂不会降息,即使降息幅度也将不超过25个基点,此次5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足可以显示出巴西对于经济放缓的担忧。
对于此次巴西降息,银河期货研究中心副主任付鹏表示:未来几个月,全球经济会陷入非常缓慢低速增长,相当于质的阶段。现在全球一体化的结果是,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可能独立存在,巴西央行降息,意味着巴西现在做了变相的宽松政策。未来,其他国家都可能面临经济疲软情况,全球经济是新一轮变相刺激政策恐难避免。中国也面临跟巴西同样的问题,通胀和保增长之间要做权衡,但是从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来看,似乎当前中国还是将控通胀放在首位,但从巴西的事情上来说,我们还要警惕未来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中国增长放缓的预期,尤其是政策应该做到前瞻性,不能因为现在的通胀高而控通胀,可能对未来要做审时度势的评估。
在巴西,因为通胀率一直很高,央行基准利率也非常高,目前已经超过1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而在中国,负利率长期存在,通胀水平居高不下。9月1日新一期《求是》杂志全文刊发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文章:《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文章肯定了我国宏观经济的良好态势,再次强调了要坚持宏观调控的方向不动摇,再次强调了控制通胀依然是当今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叶檀指出,物价并没有降下来,主要原因是此前发行的货币比较多,而有的手段过于严厉,现在还没有使用,比如说发行跟通胀挂钩的国债或者是不断的加息,这两个最重要的手段都没有使用,我想从最近一系列经济数据都可以看出来,包括食品价格在上涨,大宗商品没有下降而且工业品出厂的原材料价格依然在上升,这说明我们面临的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中国政府为何要这样做呢?因为货币当局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自然他们愿意出来直接参与操纵市场了!于是一味上调存款准备金,国企在流动性紧缩的状况下,依然能够通过自身的“国企”关系解决资金问题,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经营自然难以为继。郑友林指出,货币当局现在大多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现在,它们大多热衷于操纵市场,或者直接参与对赌交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货币当局实际上是价格波动的策动者和操纵者。
正是中国政府这种错误的政策导向,导致08年释放的流动性猛虎出笼大肆作恶。而对于自己做的逆,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堵”,而不是“输”,最终使得广大中小企业濒临危险境地,但对于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政府部门却以种种理由搪塞过去,并不承认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
卫战胜指出,治理通胀的关键是要搞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许根本没有必要太在意控制货币的总量,而更应该控制货币的流向,如果大量的货币流向中小企业,使得中小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这些货币可以完全被吸纳的。问题是,中国的体制根本做不到这点。这只是一个乌托邦的梦。既然做不到这点,那就必须放弃这种乌托邦的幻想,回归到实际中来。
全球经济目前都存在放缓可能,进入滞胀状态。面对国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巴西央行果断做出了降息的举动,受到各方的关注。分析人士称,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宽松政策预期强烈,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暂停加息、甚至显现出降息预期,这些都将影响未来全球货币政策动向。在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部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立场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政府是否也应该有所行动呢?对于中国政府的下一步动作,笔者觉得正如卫战胜先生所言“治理通胀的关键是要搞好中小企业发展。也许根本没有必要太在意控制货币的总量,而更应该控制货币的流向,如果大量的货币流向中小企业,使得中小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这些货币可以完全被吸纳的。” 一方面,可以缓解流动性的过剩,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促进就业。当前,中国政府应该做的,是在控制货币的流向上,把更多的资金流引向中小企业,并给予中小企业与国企同一竞争平台,这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应对外围挑战的一个重要举措。
“金砖”成员国巴西降息,中国是否也应该有所行动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