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居住公平问题的那些事儿


  现阶段城市居住问题是最热点的社会问题,也是近期的研究兴趣所在。居住问题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居住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今天就写写居住问题之一二三四,含保障住房缺位、居住空间分异、公共空间不公、财富再分配不合理等诸方面。

  一是保障缺位的问题。土地市场,住房商品化,大量民间财富以土地出让金、购房款形式流向政府和各类企业,带来居住和生活成本整体上扬。而返还给底层的保障住房覆盖率低,建设、分配、审核、定价、监管、回收等诸方面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过度商品化和保障性不足甚至伤害中产阶级。

  二是居住空间的分异问题。现在出现了城市绅士化、底层边缘化、城市中心居住空间两极化、穷人社区和富人社区对立显性化的格局,形成社会中低收入群体的“被剥夺感”。这种对比强烈的相对剥夺甚至比绝对剥夺来的还要强烈,更容易形成社会不满,危及社会稳定。

  三是城市公共空间不公的问题。出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衰弱和世袭特权,封闭的高档住宅区分割城市山水资源,使得城市公共空间逐步成为权贵阶层的后花园。弱势群体在被迫出让居住空间的同时也丧失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权,而阶层的固化让这种空间特权得以传承,让居住分异和阶层分化定型。

  四是财富再分配问题。土地出让制度使得大量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低廉的成本转为国有土地出让,期间政府实现几十百甚至上百倍的增值,失地农民利益被忽视。高昂的房价具有不可逆性,除了居住成本增加,营商成本也急剧增加,经济活力下降。民间财富涌入地产业形成对其他产业的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