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转向,惠普PC自治突围何错之有?


航母转向,惠普PC自治突围何错之有?

  小刀马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惠普放弃WebOS,进而计划撤出PC市场,随后乔布斯辞职苹果,近期IT界的事情是一件连着一件。其中惠普的举措在业界引起的震撼最为强烈。正当人们在纷纷揣测惠普此举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惠普敢于在自己坐在全球PC第一的位置上,进行自治突围的勇气。惠普此举其实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这也必将是惠普未来的一种新发展转变。

 

       其一、人们都在说惠普现在是壮士断臂,是一种无奈之举。尤其是惠普PC占其业务三成份额,如果把PC分离出来,就减少约三分之一的收入。惠普个人电脑业务在截至731的财季利润为5.67亿美元,但其收入同比下滑3%,至96亿美元。其实,对此我们也看到惠普的决心。 在今年第二季度,PC市场的增长依然缓慢,这之中尤以欧洲市场为甚。但惠普PC在欧洲市场对手顿挫44.6%的情况下,仍以25.1%,高出第二名近9个百分点排在首位,而且在英国、法国、德国这三个主要的欧洲国家市场均排名第一,在德国的增长率甚至高达33.8%,可见惠普并不是因为PC业务不行了才选择撤出,而是有目的地进行撤退。

       毕竟,我们看到,有数据显示,惠普个人系统部门2010年的营业利润率为5.4%,不到苹果Mac-intosh电脑15%的利润率的一半。而惠普整个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为11.7%。要想争夺垄断地位,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与其微利存活,为何不可壮士断腕?

 

       其二、惠普已经把PC业务做到相对极致,增长空间相对有限,这也是即使惠普坐稳全球第一的宝座,依然在未雨绸缪,选择PC自治,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胆略。有人不理解惠普PC自治的举措,其实也是没有看到惠普对未来的新谋划。这种谋划必然会有所抉择。当然,我们可以预测的是,惠普PC自治并不是彻底撤离PC市场,要知道惠普的品牌影响力还在,市场领导力还在,对客户的承诺不会改变,因为惠普是大企业,有这种承担。对PC的自治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同时专注整个市场的格局演变。

 

       其三、苹果的改变对惠普的启迪是深远的。其实不仅仅是苹果,包括谷歌的变化都对惠普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构筑在原有硬件市场决定未来到如今软件以及模式带来的产业变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最具竞争力的发展态势。这是不可扭转的一种格局转变,当诺基亚不断被苹果超越的时候,当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的时候,其实我们都已经感受到这种新变革带来的压力。惠普深处其中,当然知道轻重缓急。固守在PC自有的体系中,惠普还能继续保持优势,但是发展的跨越度不大,增长的空间有限。惠普已经开始布局更大的市场,包括云策略,那么有舍才有得。

 

       其四、一度时间,人们都觉得做全产品系列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机会。但是当拥有整个产业界最长的产品线和制造全世界最多电脑的声誉后,并不能保证惠普在个人消费和企业级市场获得足够优势地位的时候,那么瘦身也是一种必然。其实,在今年上半年,包括黑石集团、德太投资等在内的一些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就表示,希望惠普“分拆并向它们出售一些部门。”惠普CEO李艾可深知,即便惠普具有了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能力,也只能使PC业务的利润率提高一两个百分点,仍然无法改变整个行业状况。显然,全业务也意味拖累更多,适当的瘦身,对惠普来说也是一种重生。把产品线拖得很长,看起来什么事都可以做,实际缺乏真正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方向。企业和人是一样的,做产品的精力有限,苹果的产品面相对较窄,把所有力量集中起来却获得成功,这种模式已经成为潮流。

 

       其五、分拆的过程,惠普有成功的经验。当初惠普剥离安捷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更主要的是,PC自治发展之后,惠普可以更专注于企业业务部门,从加强企业级业务竞争力的角度看,李艾可的远见和战略,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和信任。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惠普宣布斥资102.5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 Autonomy公司,寻求进一步进入利润更高的公司数据分析业务。惠普将集中在企业所需的软件和服务上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其六、李艾科表示:“为信息产品集团探求变更可能这个决定表明,我们致力于提升股东价值并明确公司的战略和财务专注。惠普旨在通过云计算、解决方案和软件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如今的市场趋势正重新定义科技消耗的方式和部署的方式,而我们的战略制定也是深刻基于市场趋势。”需要关注的是,在云计算领域,竞争对手也不少,IBM、微软、谷歌等都是潜在的对手,惠普是不是可以趟出一条阳光大道,我们也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