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四轮驱动” 推动IDC业务发展


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增长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全球IDC市场规模达183.2亿美元,中国IDC市场规模达到102.2亿元人民币,中国IDC市场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49%,高于全球增长水平。

  回首过去十几年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每一次热潮都为IDC产业注入了一味“强心剂”,但IDC行业的“春天”并非人人都能抓住,其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增值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营商若只想靠单纯的硬件投入来分一杯羹,则很可能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泡沫”,只有在规范、品质、服务的全面提升才能确保IDC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IDC产业迎来又一个“春天”

  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产业和技术为IDC行业注入蓬勃动力,同时国内IDC市场发展更得益于五大驱动因素:一是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在线视频等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动力,宽带提速进程逐步加快,互联网成为IDC业务发展的促进因素;二是3G应用的不断丰富和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强大,推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进一步推动对IDC业务的需求;三是“十二五”规划期间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行业应用的普及将进一步拓宽IDC业务范畴;四是云计算已经由概念逐步成为现实,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前景更加广阔,其与IDC的天然依存关系极大提升了IDC业务的价值;五是服务外包提升了专业化服务水平并且降低了用户的投入,已经逐步为企业用户所接受,成为IDC业务新的增长点。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激烈的竞争环境,IDC产业蓄势待发,大有可为,然而IDC运营商如何借助东风,顺势而为,内外兼修,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运营商需“四轮驱动”

  目前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飞速发展,IDC行业的掘金浪潮风起云涌,为了快速提升业务能力盲目加大硬件投入,通过拼价格、拼硬件、拼规模来抢占市场,只会酿成新一轮的恶性竞争和大量的资源浪费,所以,在做好全网资源布局规划的同时,企业重点要从四方面加强全网IDC业务的运营管理和营销服务。

  首先,品牌建设树立标杆旗帜。品牌经营是企业的形象和核心工程,贯穿企业的服务理念,凝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风向指引,只有正确统一的导航,才能确保全网向着一个核心诉求共同迈进,铸就高端卓越的品牌形象。企业品牌代表一种服务品质,好的品牌能提升客户的认可度,有效促进产品的销售和业务发展。目前IDC产业品牌的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建立全国统一销售网站,内容涵盖网络资源、产品内容、解决方案等,通过网站信息交互平台让客户初步了解IDC企业在网络、产品、技术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二是制作IDC视频宣传片和重点机房介绍,让客户更直观的了解网络架构、机房设施和维护队伍的整体情况,进而增强客户感知和整体形象的有效提升;三是在全网资源建设和业务发展进程中,定期举办高端机房的启动仪式和客户推介会,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带领客户亲身感受机房环境、产品内容、服务体验等全方位的服务。

  以上三种营销模式将建立起客户从认知、感知、体验到交流的深度营销过程。

  其次,业务规范管理贯穿全程。古语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产品都有其“发生、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贯穿产品成长的不同阶段必须适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业务操作流程,主要包括资源布局、机房星级服务管理、资费管理、营销策略、业务处理流程及建设、维护层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有效地管理制度能保证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规避各种经营风险,让IDC企业向有序、协调、健康方向发展。

  再次,增值产品提升服务品质。IDC作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石,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要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赢利模式,如果仅仅基于带宽、机柜资源出租,随着IDC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其赢利空间必然进一步缩小。

  所以对于IDC来讲,必然要增加其服务的价值,这就需要IDC不断开发新的增值产品和服务模式,实现IDC业务由资源消耗型向应用服务型转变。IDC增值产品目前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应用和运行维护三大类。然而任何从技术到产品的发展都需要相当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对于IDC来讲面对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成本实现这个转化,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实现差异化、跨域服务模式。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竞争格局依然在持续,为求突破基础资源类业务,各大服务商纷纷细分客户群,同时在业务产品的策划和设计中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细分业务,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建立专业多元的服务体系。围绕不同层面的客户需求精心打造“量身定制”的服务。

  同时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扩展,服务领域越来越趋向跨国、跨省业务。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满足客户IDC一站式跨域受理服务,即对重点客户的多点跨域业务需求实现“一点受理、一点签约、统筹资源、一点收费”的营销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从服务内容到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