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行为所引起的思考


  安利行为,从表面上看是企业行为,实际上却是个人行为在发挥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在一个企业,个人的行为足可以左右这个企业的行为的话,企业就很难控制住未来的局面,往往会出现失控状态,这样的企业对社会来讲是非常可怕。如果出现了这种失控状态,人们往往会不顾及个人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不顾及社会道德,甚至可能会铤而走险,冒犯国家法律。为此,希望安利行为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思考之一:片面夸大个人作用。决定一个企业的行为,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任何个人是无法左右企业行为的。安利给我的感受是,由于过度地夸大了个人行为,人们往往关注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企业利用,这样他们就可能在功利的驱使下不择手段,背离商业道德,去做一些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

  思考之二:误导销售。销售,是为了把产品卖出去,而不是靠囤积来提高销售业绩。而安利的激励机制,却误导着一个又一个的销售代表,即使产品无法卖出去,也不愿意去退货,用囤积的办法照样能为自己创造价值。正是在这种带有极强诱惑力鼓噪下,培养了一个又一个虔诚的销售代表,人们不在怀疑安利,宁愿把卖不出去的产品囤积在家里,相信在等待中安利也会给自己带来利益上的回报。安利这种变相的不劳而获的诱导思想,恰恰迎合了大众梦想发财的心理,但这不是激励,这是一种信仰,一旦信仰支撑不了销售代表脆弱心理,安利大厦就会崩塌的。因为支撑着安利大厦的不是销售精英,而是遍布在各地、各个角落、各个家庭兢兢业业的销售代表们。

  思考之三:激励希望。激励,有物质激励,还有精神激励,但两种激励都要让员工看到希望。安利的激励,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利益的希望,这应该是安利激励机制成功地方。而时下的一些企业恰恰缺少就是这一点,人们在企业看不到自己的希望,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些企业人才流失率高的原因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