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又现迷局,一方面,外围债务危机警报似乎还未解除,每有外盘大跌消息,A股总会应声而落;另一方面,国内调控基调未改,高通胀能否缓和还未知,加息“靴子”悬空未落地,限购令向二三线城市扩散,房地产调控风声又紧。
但就在这种内外皆不利的背景下,A股却有戏剧性变化,先是创业板逆势活跃,在某些个股七周大涨翻番的带动下,新兴产业小市值股票大秀赚钱效应。然后到了本周四,或许是转融通草案出台使然,亦可能是引导长线价值资金入市的中国版401K话题再兴,券商、银行、地产等低估值蓝筹突然发力,指数一日内上穿多道中长期均线,2600点整数关也再度收复。
从资本市场的基本面来看,下半年的股市系统性机会有限。投资要追求确定性,而目前全球经济也许正面临最大的不确定。债务危机到底会不会再度恶化,从全世界资金都在追求避险就可以找到答案,不仅仅是欧美,穆迪下调日本评级,亚太股市都为之买单。而且,世界上也没有只涨不跌的所谓安全资产,连被视为最可靠的黄金,在连续大涨之后,也在高位出现单日5个百分点的下跌,也许只有现金是最安全的。从国内方面讲,控制通胀一直是决策层重点关注的问题,一年以来,从准备金率调高到加息,政策基调就是收紧流动性,所以才会有股市重心的一再下移,才会有指数低位而成交持续地量的局面出现。下月将公布的8月份CPI,虽然可能会略低于上月,但继续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相信是共识,继续提高利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指望行情出现中期转为牛市可能不太现实,当然,超跌后的技术反弹还是有的。
技术反弹有没有可操作性,取决于热点有没有赚钱效应,做多理念能不能得到认可。近段时间,深市成交量一度超过了沪市,股市总体缩量的同时多头资金却在营造局部牛市,比如创业板指数已突破半年线,中期趋势已先于主板走好。
从基本面上讲,创业板上集中了大量的新兴产业个股,国家经济调结构背景下一年以来先后出台不少扶助新经济的产业政策,从新能源、新材料,到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这就给相关牛股创造了股价表现的催化剂,而流动性相对偏紧之际,创业板中小市值的特征,又让多头找到了突破口。当然,周四一些涨幅较大的创业板有短期回调迹象,短期的波动节奏仍要把握好。总之,创业板做多逻辑在于成长性,在于政策催化等因素,以及其股性活跃等交易性本质,所以,后市创业板仍有期待。
本周四“大象起舞”,在一些朦胧利好传言下,大市值蓝筹异动,直接对股指回升起到了推动作用。低估值只是防御理由,而非进攻借口,这批蓝筹低估值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何到现在才动?可以认为,预期政策面会支持长线价值资金入市这种催化剂才是关键,但目前这只是一种预期,是否兑现还要等待正式消息,更何况股市流动性偏紧是事实,短时间内也不会一下子扭转。两市虽有量能放大,但总体仍是低成交量格局,权重蓝筹一两日强势可以,但要连续上涨的后继资金推力似乎还是不够,所以所谓“热点风格切换”可能仍只是一种猜想,投资者要有应对策略,一是控制仓位,等待趋势明朗化;二是继续关注中小市值股票,弱市中的热点弹性比估值更重要。
长线资金入市预期成催化剂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