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彭友 上周末,A股市场上现存最后一只权证——长虹CWB1(580027,下称“长虹权证”)平稳谢幕,行权比例高达98.66%,为四川长虹(600839.SH)带来了29.49亿元的现金。该事件的背后,是这种应股改而生的衍生品将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8月19日,四川长虹公告称,截至8月18日收市时止,共计有565295557份长虹CWB1认股权证成功行权,占573000000份权证总数的98.65%,剩余未行权的7704443份长虹CWB1认股权证将被注销。按此计算,四川长虹共募集资金29.49亿元。
2009年8月19日,四川长虹发行30亿元可分离债而派发的长虹认股权证正式上市交易。至此,该权证走完了全部历程。
资料显示,长虹权证经6月24日除权调整后的行权价格为2.79元/股,行权比例为1:1.87。即投资者每持有1份长虹权证,有权以2.79元/股的价格认购1.87股四川长虹A股股票。
行权的5天时间里,虽然长虹正股承压,但股价一直稳在3元上方,从而使得权证持有人积极行权。但在8月19日,该股下跌1.66%,报收于2.96元。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大盘环境不好,另一方面是权证持有人兑换成正股后开始出货,避免被套。
根据长虹披露的信息,公司30亿元债券融资将投向显示屏及模组项目、数字电视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还计划,将本次认股权证行权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从长虹现有的业务来看,虽然白电、彩电、地产等业务运行状况良好,但PDP屏业务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对资金渴求强烈。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续亏,但公司PDP屏项目盈利状况在逐渐改善,随着出货量上升,该项目今年的现金流将由负转正。
长虹权证的平稳谢幕,对于公司而言是收获了新的血液,对于市场而言则是历史将翻过新的一页,标志着从2005年宝钢权证开始的权证产品完成了历史使命,我国证券市场将迎来权证的“真空期”。
虽然不少市场人士多方呼吁推出备兑权证,但记者了解到,由于权证市场出现的混乱令监管层不满,这一创新品种在短期内推出几无可能。“从我们获得的信息来看,接下来或许不会再有新的权证发行了,这一块或将进入真空期。”一位知名私募的高级研究员说。
长虹募资29.49亿 权证步入真空期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