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部长:
您好!
真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能看到我写给您的这封信。因为我写的这封信代表了我们老师,特别是我们农村老师的心声。
从教十七年,到今年才被聘为中教一级。
今年,中级职称指标有四个,高级职称有三个。而参聘中级职称的老师有十二个。后来因为有六个人因为没有参加《突发事件应对》的培训而没有参聘资格。另外六个人,除了有一个与我是同一年分下来的外,其余的都是老资格:83年,86年,88年,90年。我比第五名的多3分,比第四名的只多0.1分。
!
我经历的评聘过程,见证了教师职称的变革,也是绝大多数农村老师聘任艰辛的真实写照。
我1994年,毕业于一所师范专科。一直从教英语,专业技术资格也是英语。1997年自然晋为中教二级。2003年评中教一级。2004年开始参聘中教一级(2000年前评·聘不分;2000年后,评聘分开)。那一年,有8个指标,但根本就没有英语岗位指标。 2005年,有了两个英语岗,被两个老资格拿走了。2006年,一个指标也没有。2007年,有两个指标,但又没有英语岗位指标。2008年,还是没有英语岗位指标。2009年,聘任制度又变了----不再分科目,全校排名,指标有两个。这次让很多人开心了。我 以为一定势在必得,可是因为很多年的失望,让我疏于去准备----没有参加当年的教师培训课程而失去参聘资格----上天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机会,呵呵。因为这两个指标都被比我后分下来的拿去了。我们这些老资格反而落空了。
终于等到2010年,今年有四个指标,可是面对这么多的老资格,我没有太大的信心。虽然终于通过了,可是在昨天一天的聘任工作过程中,有几个量化标准,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这些标准还有教育局的操作细则。
这些量化标准,简直就是把我们老师当成了万能的神,而不是人!
我只以其中的两个标准来说明:
1:教材与论著(满分8分)。它要求老师在某一本书上有一个编者的名字。这就迫使我们老师各显神通,与出版社联系。
2:基本功(包括近五年以来的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演讲,小制作,千字文,普通话)(满分10分)。去年聘的时候,是一个标准。今年又有教育局的细则特别说明,要参与它所规定的综合比赛,获得一等奖,能获得6分,如果只参加其中一项,就只能得1/4分,且一年之内的不能叠加,只有不同年份的才可以叠加,而又要是近五年的。但这些比赛不可能同时进行。一年内要参加完所有的比赛,参加每项比赛,花多少钱不说,时间呢?精力呢?
职称评聘,让老师苦不堪言。有人说,老师是灵魂工程师。这只是作家说的话!只有一线的老师,才知道老师有多么的无奈。为了职称,有时驱使我们不得不去做假,造假。天下论文一大抄,这是谁的错?真的要把一切过错都归到我们老师吗?
我真的希望教育有关部门能客观地制定老师的职称评聘制度。不要再为难老师了。老师,特别是农村老师,压力更大!
给老师松松绑吧?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所以我希望:“以老师的教学业绩,老师的业务能力作为衡量老师的标准,以考试作为评聘职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