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房,您准备好了么?


 

网上买房,您准备好了么?

网上买房,您准备好了么?

69号,我参加了次搜房网举办的“中国房地产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各路神仙们的发言,读者们可以上搜房网查一下。这次论坛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房地产的“电商”,也就是在网上买房子,有记者问我怎么看待“电商”?它会成未来客户买房的趋势么?

我公开的认为,在网络上买卖房子,会对消费者起到的积极作用。从房地产的营销来看,由传统模式延伸到电子商务模式,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交流能让消费者更方便、更迅速地找到自己心仪的房子,对房源信息的比对也更容易、更灵活,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这种便捷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我私下里认为,“电商”可以成为房产销售渠道的一种,但未必能成为替代其他渠道的“趋势”。

首先是大前提:只有在市场不好时或竞争激烈时,才会有“电商”存活的空间,如果售楼处门口排着长队,或者销售经理手机里充斥着关系户买房的短信的时候,干嘛多此一举呢?不排除将来房地产冒着调控的炮火前进进的可能,到时候电商还会继续“趋势”么?

目前的电商,一般分为拍卖和团购。拍卖分英国式拍卖(价高者得)、荷兰式拍卖(高开低走)、密封价格拍卖(密封出价价高者得);政府招拍挂卖地以前喜欢用英国式,后来嫌土地价格汹汹上涨,场面太过刺激,现在上海卖地比较喜欢用密封价格拍卖,俗称暗标。目前各房地产网站则常用英国式拍卖:设定起始价和封顶价,采用自下而上出价方式。在规定时间内竞买人各自出价,以万元或万元整数倍竞价,最高价不超过封顶价。出具一口价者,或者到截止时间,出价最高的竞买人获得标的物,并按此价格付款。开发商往往会拿出几套房子进行网上拍卖,大作宣传吸引数百买家到场,一般都能以低于售楼处报价卖掉(不过这些房子可能本来就是特价房或者有折扣的,低价拍卖也算合理降价,免得前面的客户来闹事退房或要求赔偿差价),开发商还能获得数百准客户资料,以及与时俱进的名声和事件营销的注意力。

还有团购,目前各房地产网站常用的方式是以特惠权为号召报名办卡,以此和开发商谈一个特殊折扣;或者在团购时间内每卖出一套房全体购房者在原先折扣基础上再获得折上折,如每成交一套,所有售出房源房价在原先价格基础上再打折万分之一——当然,累积折扣也会有一个最高限额。

现在各大房地产网络正在开辟拥有电子商务功能的独立频道,将来也会游说大小开发商设立自己的网上旗舰店。不过就目前各“成功案例”项目而言,共同特点是偏投资、总价低、均质化。虽然大家已经习惯在淘宝、拉手上买东西了,但是真正买要自己住的、耗去数代人积蓄的、户型大不同的房子,还是需要面对面的沟通,手递手的交钱,哪怕很讨厌这个唧唧歪歪的中介或者那个拽不拉基的售楼小姐。另外,购房资格的确认、按揭银行的洽商、合同签署登记、税费核定缴纳、产权交易过户等等,比在网上买本书买张电影票还是略麻烦一点儿的,仍需要线下大量的服务。

还有“诚信”,罗永浩说在这个时代,诚实是个奢侈的品质。在网上买房的客户,怎么知道网站从开发商手里争取下来的折扣是最低的?找关系会不会更低?那干嘛还要电商?如果电子商务平台的提供方,后台是开发商或者是代理公司,那其他开发商或者代理公司的客户一“电商”,会不会都被撬走?干嘛要捧竞争对手的场?

因此网上购房,目前只能是“有益补充”而非“支柱之一”,更像一种广告宣传手段而非销售渠道。

 

注:上文是为《地产品》特约撰稿。新一期地产品已经上市,各大报亭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