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费用“瘦身计划”能否实现?


  今天中新网头版头条显著位置,以《中国对公务接待费用等提具体削减指标为题,对《中办国办通知要求各级机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进行具体的报道,笔者感觉倍受国人关注的“三公”费用问题,在网络及媒体的报道声中,不仅得到高层的关注,而且还为削减“三公”费用展开初步的动作。中办国办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并重申和提出了八条要求,而这八条要求的前三条就是针对“三公”费用的。

  
一是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出国(境)旅游。2009年各地区各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20%,并相应减少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和人数。

  二是严格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2009年各级党政机关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降低15%。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规定和配备使用标准。

  三是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支出。2009年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费用支出要在2008年基础上削减10%。国内公务接待严格按标准实行工作餐。

  其他五条笔者在此就不列出来了,网友们有兴趣可以到链接里去看一看,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高层把“三公”费用的“瘦身计划”拿出来,可见高层对遏制“三公”费用的决心很大,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笔者在此想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三公”费用,即公款招待费、公车支出费以及公务考察费。2008年我国“三公”费用近9000亿人民币:公款招待2000多亿,公车费用近4000多亿,出国考察旅游3000多亿。如果按照中办国办的要求,那么公款执行费就减为1800亿元,公车费用减为3400亿元,公款出国减为2400亿元,“三公”费用总共为7600亿元,共减少费用1400亿元,减少不到16%。

  16%这个比例应该说并不高,难度也并不大,就这样一张试卷,笔者不知道到年底的时候,各级机关能否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呢?前一阵子,官员消费清单被曝光,一下揭开“三公”消费的遮羞布,让我们惊讶“三公”消费竟如此随意,许多消费不仅不该报销,而且还有违反规定、违反纪律之嫌,这样的违规、违纪消费也能放进“三公”费用啦?虽然相关问题的官员得以查处,但对“三公”费用的监管不应当引起重视么?

  “三公”费用,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作为纳税人,公民有权知道政府部门的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花在什么地方,花得是否合理。政府的“三公”费用不透明,就会造成暗箱操作,藏污纳垢,从而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除加强监管外,“三公”费用透明化阳光化,也是完成这张“瘦身计划”最可靠的办法。

  要明确制定公务开支标准,招待从俭,限制“三公”开支;同时加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制度建设和监督。在遏制“三公”费用的同时,也要大力倡导公务员勤俭节约意识,坚决杜绝官场上比阔斗富之风的蔓延,防止贪污腐败的发生,努力解决政府机关奢侈浪费的现象,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最后笔者祝愿“三公”费用“瘦身计划”能够实现,各级机关能向人民交一张满意的答卷。(成文于200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