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倒闭还在延续,钱荒,用工荒,困境如何解决?



 

杭州莱顿机械有限公司经理 傅亚萍 直面都市快报记者,就中小企业钱荒,用工荒,等种种困境诉说自己的想法.——面对市场的乱象,缩短战线、保障资金流的正常运转,不贪多不求大,安然躲过这一波危机就好。

 



 

嘉宾介绍:傅亚萍,杭州城北一家小型机械制造厂的老板娘。3年前承包了一家即将解散的国有企业,后创办了自己的工厂,2年时间过去,这家小型机械制造厂已经颇具规模,年产值在500万元左右。今年,傅亚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不敢接单,不敢涨价,只因为她的企业正在经受用工荒的考验。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她的困难,并探讨下她的方案是否可行。

 

一:最高有5000元/月,但正在干活的工人领完过节费后就走掉了,招呼都不打

 

两年前,傅亚萍和老公在余杭崇贤镇开了个厂子。老公毛海强是学机械制造的,他比较擅长做一些个性化的机械设计,能根据客人的需求设计机械的款式,比如自动除尘机、茶叶机、肉丸分装机等,因此还能接到一些来自国外的订单。

 
  去年的这个时候,毛海强手下有15个工人。5个是从本地国营企业“挖”过来的老技工,另外10个主要是外地的,来自安徽、江西一带,多是90后的小年轻。
 
  傅亚萍承诺工人最低工资每月2500元,包中饭。她还给工人缴纳“五金”。活多的时候,工人平均能拿到5000元/月。在周边林立的纺织厂、印染厂、包装厂中间,这家小五金厂给的工资并不算低。
 
  今年刚过完年,有几个外地工人没回到厂里。傅亚萍给他们打电话,有个工人告诉她,家乡的五金厂一个月能给3500元,所以打算留在老家结婚生子,不出来了。
 
  过了半个多月,几个正在干活的工人领完过节费后,也走掉了,甚至连招呼也没和她打一声。
 
  傅亚萍这时才意识到,“用工荒”这三个字,从报纸、广播上,活生生闯进了她的生活。


二,单子都排到10月份了,根本不敢接新单,生产能力严重跟不上去,别人求单她求人


5月份时候业务员电话过来,打算把之前谈得10万订单签下来,问傅亚萍工期安排情况,傅亚萍排了下工期,单子已经到10月份了,只好跟业务说,现在签的单子要10月份以后才可以正式生产,跟客户协商一下,若不行,只能先放弃了。有单不接的滋味真难受,不仅仅是工期安排,还考虑日本出口的一个大单子基本也落实了,怕真得完成不了,目前最急需的就是人手。

 
   傅亚萍说:公司开展到现在,还没哪件事发愁的,可就是招人这事真是够愁的,去了很多招聘场所,包括一些职业介绍所,结果就是没招进合适的人,这人都跑哪去了呢?咨询了一些人,说外地的很多人都返乡工作了,而本地的人大部分都有合适的工作可做。

 
   傅亚萍现在最需电焊工,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根本不行,没经验,而且手高眼低的,考虑到职校去招工,结果一问,好多职业技术学校都已经被预先订走了。也跟一些合作的厂家在联系,有两家可以帮忙一起做,暂时缓解一些,但还得继续招人、

 
   招工难的事着实让傅亚萍发愁了,她跟朋友打趣说,这要是缝衣服,我自己也会下车间去干活,可这是焊铁,我也无能为力了,只能继续寻找。各种办法都想过了,难不成要把工厂开到外地去?

 

前阵子,有朋友建议她亲自去找工人。于是,她拿着企业的复印资料连夜跑了两三个城市。在郑州街头,当她看到当地的小五金厂也在常年招聘而且也招不到工人时,她有点绝望了。
 
  “现在的90后都不肯出来打工了,尤其是像我这样设在农村的小厂子,年轻人觉得没乐趣,更加不肯来了。”傅亚萍说。
 
 
  “现在的小企业生存真是困难啊!”最近傅亚萍听到最多的话题除了钱荒,就是用工荒。
 
  前几天的一次聚会上,傅亚萍最好的朋友郑燕没有来,她也开了个小型机械厂。熟人告诉她,郑燕这几天都在医院照看2岁的女儿。
 
  傅亚萍赶紧打了个电话。郑燕告诉她,厂里接了一笔订单,数量还蛮大的,但是厂子里的工人不够,急得没办法,只好亲自上流水线赶工。因为2岁的女儿没人照看,于是她就把女儿背在背上。结果凌晨2点多,孩子的脸不小心被划出很大一条血口子。

 

三,面对市场的乱象,傅亚萍选择了隐忍: 缩短战线、保障资金流的正常运转,不贪多不求大


  在融资困难之外,不少中小企业还体会到了用工荒的厉害。     
   
  浙江省工商局最近发布的一份对2600户民营企业的跟踪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压力来源于通胀带来的成本上升。69.65%的企业表示,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去年同期有明显上涨,并有60%的企业认为原材料还将有上涨预期。此外,用工、融资、用电等也成为民营企业关注和担忧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45%的企业表示有招工困难,31%的企业认为当前融资成本过高。
 
  钱荒、用工荒。这个七月,很多因素让中小企业主感到不安。在采访傅亚萍时,我能深深地感受到这种不安。
 
  两年多的开厂生涯,傅亚萍一直秉持的信念就是求稳。她不敢接大订单,怕招不到工人延误了工期,也不敢扩大规模做批量生产,怕资金一时周转不灵工厂倒闭。


  此外,傅亚萍还要求下订单的客户,至少付40%的预付款,预付款到账上了,她才拿着钱去买原材料。产品做出来了,也要等到尾款先打过来,再发货。
 
  傅亚萍说,和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没资金、没门路。一点点不谨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对于制造业来说,傅亚萍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国内钢材价格一路上扬,与2010年11月初相比,螺纹钢主流品种价格上涨幅度已接近10%。而傅亚萍生产的小型机械成品价格,七八年来基本维持不动。即使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上涨,傅亚萍也不敢给自己的产品涨价。她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别说涨价,能维持现状就不容易了。前阵子有个老客户想压价,她没有同意,结果老客户买了温州一家企业生产的机械,价格比她的低三分之二。老客户告诉她,机械只要能用就行,根本不用管钢板厚不厚、技术过不过硬。
 
  面对市场的乱象,傅亚萍选择了隐忍。她说,只有缩短战线、保障资金流的正常运转,不贪多不求大,小企业才能安然躲过这一波危机。

 

(本稿件部分内容由都市快报记者钟兰提供)


 



 



 

 

 

阿里首页热贴,欢迎大家讨论~

明星网商

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thread/view/472_28810446_.html